风铎时喧寂
出自元朝张翥的《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十六 大慧塔》- 大慧谈经地,林园即给孤。凿云藏舍利,鞭石起浮图。
风铎时喧寂,天经忽有无。沙门每来此,三绕作南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僧人的修行之旅。他前往大慧山谈经,得到了舍利,并且在林园里独自领受了这个奖赏。他用鞭子在岩石上刻画了佛教的图像,这些图像被称为“浮图”。然后风铃响起,天经变得不安静了。当沙门(佛教的修行者)来到这里时,他们会三次绕着南谟转圈,以示敬意和虔诚。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充满冥思苦想、寂静与神秘感的场景,代表了佛教精神中的恬静与超脱。
- 背诵
-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十六 大慧塔诗意赏析
-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朝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4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