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余年耗中国
出自元朝王冕的《虾蟆山》- 春风吹船著牛轭,扶藜直上山之脊。
山上老石怪且顽,皮肤皴皱苔花碧。
我来不知石有名,拊摩怪状心亦惊。
野人指点为我说,此物却是虾蟆精。
古昔曾偷太仓粟,三百余年耗中国。
天官烛其阴有毒,敕丁破口剶其足。
至今突兀留山丘,雨淋日炙无人牧。
树根穿尻蛇入肚,老鸦啄背狐粪头。
牧童时时放野火,耕夫怒击樵夫剁。
自从残堕不能行,见者唾之闻者骂。
虾蟆虾蟆非令仆,无功那窃天之禄。
如今虾蟆处处有,天官何不夷其族?致令骄气吹臊腥,干霄上食天眼睛。
百虫啖尽心未已,假作鼓吹怡人情。
三月江南春水涨,纡青拖紫争跳浪。
渔父持竿不敢言,猎夫布弩空惆怅。
黄童白叟相引悲,田中更有蝌蚪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之一,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发现了一只虾蟆精,并借此反思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变迁。 首先,作者描绘了自己在春风中乘船行驶,在山上遇到了一个长相奇特的老石头,然后得知这个石头竟然是虾蟆精,曾在很久以前偷吃了大量的太仓粟,被天官惩罚,而留在山上至今。作者对这个虾蟆精的奇怪形象感到惊讶,同时也通过虾蟆精的故事反思了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变迁。 诗中提到了虾蟆精偷吃太仓粟的故事,暗示着早期中国社会的资源匮乏和饥荒,而天官破坏虾蟆精的体格,则暗示了当时的政治不稳定和统治者的残忍和无能。作者认为,虾蟆精曾经偷取了中国的粮食,但现在却到处都有,说明当今社会浪费严重,而统治者则不管不顾,不去解决社会问题,反而骄傲自大。 最后,作者用诗歌描绘了三月江南春水涨,生命在春天中蓬勃发展。但是,对于渔父、猎夫和黄童白叟等底层人群来说,他们的生活仍然困难,甚至还有小蝌蚪需要生存,这种社会现实让作者感到悲伤和担忧。整首诗通过虾蟆精的形象和历史故事,传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 背诵
-
虾蟆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之一,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发现了一只虾蟆精,并借此反思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变迁。…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之一,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发现了一只虾蟆精,并借此反思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变迁。 首先,作者描绘了自己在春风中乘船行驶,在山上遇到了一个长相奇特的老石头,然后得知这个石头竟然是虾蟆精,曾在很久以前偷吃了大量的太仓粟,被天官惩罚,而留在山上至今。作者对这个虾蟆精的奇怪形象感到惊讶,同时也通过虾蟆精的故事反思了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变迁。 诗中提到了虾蟆精偷吃太仓粟的故事,暗示着早期中国社会的资源匮乏和饥荒,而天官破坏虾蟆精的体格,则暗示了当时的政治不稳定和统治者的残忍和无能。作者认为,虾蟆精曾经偷取了中国的粮食,但现在却到处都有,说明当今社会浪费严重,而统治者则不管不顾,不去解决社会问题,反而骄傲自大。 最后,作者用诗歌描绘了三月江南春水涨,生命在春天中蓬勃发展。但是,对于渔父、猎夫和黄童白叟等底层人群来说,他们的生活仍然困难,甚至还有小蝌蚪需要生存,这种社会现实让作者感到悲伤和担忧。整首诗通过虾蟆精的形象和历史故事,传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折叠 -
王冕
元朝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4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