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成垄接东饶

出自元朝萨都剌的《建德道中
泉作溪流石作桥,桑麻成垄接东饶。鸡鸣犬吠人家近,水转峰回驿路遥。
虎啸树林风猎猎,人行弓箭马萧萧。多情一片吴天月,夜夜相随伴寂寥。
建德道中拼音解读
quán zuò liú shí zuò qiáo
sāng chéng lǒng jiē dōng ráo
míng quǎn fèi rén jiā jìn
shuǐ zhuǎn fēng huí 驿 yáo
xiào shù lín fēng liè liè
rén háng gōng jiàn xiāo xiāo
duō qíng piàn tiān yuè
xiàng suí bàn liá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描述了自然界和人类居住地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第一句中,“泉”变成“溪流”,“石头”变成“桥梁”,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创造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句则描述了田野的景象,由于桑麻成垄相接,农民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进行种植,东饶成为一个富庶的地方。 第三句中,鸡鸣和狗吠的声音表明离人们的家不远。水流经山峰,驿路漫长,暗示出这个地方是较为偏远的地方。 第四句里,“虎啸树林”、“人行弓箭”、“马萧萧”形象地描绘了古代狩猎活动的场景。 最后两句讲述了月夜下的浪漫情怀,吴天的月亮伴随着孤独者的心灵,强调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情感共鸣。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建德道中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描述了自然界和人类居住地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第一句中,“泉”变成“溪流”,“石头”变…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描述了自然界和人类居住地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第一句中,“泉”变成“溪流”,“石头”变成“桥梁”,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创造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句则描述了田野的景象,由于桑麻成垄相接,农民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进行种植,东饶成为一个富庶的地方。 第三句中,鸡鸣和狗吠的声音表明离人们的家不远。水流经山峰,驿路漫长,暗示出这个地方是较为偏远的地方。 第四句里,“虎啸树林”、“人行弓箭”、“马萧萧”形象地描绘了古代狩猎活动的场景。 最后两句讲述了月夜下的浪漫情怀,吴天的月亮伴随着孤独者的心灵,强调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情感共鸣。折叠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朝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449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