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敬乃良图
出自清朝周馨桂的《示履儿》- 履儿年十三,方读左公书。左公非异人,衰周一大儒。
其书主一敬,不敬辄叹吁。祸福有两途,敬则福有馀。
不敬即招祸,此言良不诬。被发一祭野,百年为戎居。
宋灾一罪己,勃兴已庶乎。敬为礼之干,惟敬乃良图。
坐立汝皆敬,道已在汝躯。汝能听吾言,福自人不如。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主题是敬畏和尊重的重要性。它描述了一个年仅13岁的少年,正在阅读一位叫做左公的知名学者的书。左公被认为是衰周时期的一位大儒。 在他的书中,主要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敬和敬畏。如果一个人缺乏敬畏之心,他可能会遭受祸福两途的折磨。这意味着如果你不尊重他人或自然界的力量,那么你可能会招致灾难。相反,如果你保持谦虚和尊重,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和成功。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例子,证明了敬畏之道的重要性。例如,宋灾就是因为人们不尊重自然而导致的一个大灾难。然而,当人们承认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勃兴的希望也就出现了。 最后,诗人呼吁他的听众在他们的生活中保持尊敬和敬畏,这将带来幸福和成功。
- 背诵
-
示履儿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敬畏和尊重的重要性。它描述了一个年仅13岁的少年,正在阅读一位叫做左公的知名学者的书。左公被认为是衰周时期…展开这首诗的主题是敬畏和尊重的重要性。它描述了一个年仅13岁的少年,正在阅读一位叫做左公的知名学者的书。左公被认为是衰周时期的一位大儒。 在他的书中,主要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敬和敬畏。如果一个人缺乏敬畏之心,他可能会遭受祸福两途的折磨。这意味着如果你不尊重他人或自然界的力量,那么你可能会招致灾难。相反,如果你保持谦虚和尊重,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和成功。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例子,证明了敬畏之道的重要性。例如,宋灾就是因为人们不尊重自然而导致的一个大灾难。然而,当人们承认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勃兴的希望也就出现了。 最后,诗人呼吁他的听众在他们的生活中保持尊敬和敬畏,这将带来幸福和成功。折叠 -
周馨桂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3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