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隐书窗
出自唐朝岑参的《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
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
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第一句“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指的是诗人身处狭小房间,但心灵却开阔明朗,能够感受到秋日的澄净和江水的清晰。第二句“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描绘了他对外界的远望,自认为在所在地位最高、治理最好。 接下来两句表达了他温馨而安逸的家居生活,“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中的珠箔和玉缸都是文人常见的饮器。第五句“平明犹未醉”,表示即使天亮了他仍清醒,暗示他并不沉湎于红酒之中。最后一句“斜月隐书窗”,描绘在他的书房里,斜挂的月亮渐渐消失,也预示着这个安静的夜晚即将结束。整首诗表现出了一种恬静自得、物我两忘的生活状态。
- 背诵
-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第一句“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指的是诗人身处狭小房间,但心灵却开阔明朗,能够感…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第一句“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指的是诗人身处狭小房间,但心灵却开阔明朗,能够感受到秋日的澄净和江水的清晰。第二句“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描绘了他对外界的远望,自认为在所在地位最高、治理最好。 接下来两句表达了他温馨而安逸的家居生活,“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中的珠箔和玉缸都是文人常见的饮器。第五句“平明犹未醉”,表示即使天亮了他仍清醒,暗示他并不沉湎于红酒之中。最后一句“斜月隐书窗”,描绘在他的书房里,斜挂的月亮渐渐消失,也预示着这个安静的夜晚即将结束。整首诗表现出了一种恬静自得、物我两忘的生活状态。折叠 -
岑参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