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如僧冷

出自清朝陈嵩的《游小金山 其三
我更如僧冷,僧无似我颠。尘空镜台偈,机落箭锋禅。
果入真如境,虚闻小有天。从今来往熟,幽梦几牵连。
游小金山 其三拼音解读
gèng sēng lěng
sēng diān
chén kōng jìng tái
luò jiàn fēng chán
guǒ zhēn jìng
wén xiǎo yǒu tiān
cóng jīn lái wǎng shú
yōu mèng qiān l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追求和体验。诗中将自己比喻为僧人,表示自己希望像僧人一样能够冷静、超脱世俗的扰动,而不像普通人那样心猿意马、颠三倒四。接着,诗人提到了禅宗所倡导的“空”、“如”,并用“尘空镜台偈”来表示他已经在修行中悟出了诸法的虚幻之处。但他也深知自己的修行还有不足之处,因此用“机落箭锋禅”来形容自己修行时还需努力去掉杂念、静心凝神。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于禅宗境界的追求,即“果入真如境”,表示他希望能够达到禅宗所说的“如来藏”境界。然而,诗人也明白这是一种很高深的修行境界,在离开修行场所后,很容易又回到俗世中去,“虚闻小有天”。最后,诗人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修行,能够从此“来往熟”,并能够进入更深的禅定境界,而不是只停留在“幽梦几牵连”的程度。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游小金山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追求和体验。诗中将自己比喻为僧人,表示自己希望像僧人一样能够冷静、超脱世俗的扰动,而不像普通…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追求和体验。诗中将自己比喻为僧人,表示自己希望像僧人一样能够冷静、超脱世俗的扰动,而不像普通人那样心猿意马、颠三倒四。接着,诗人提到了禅宗所倡导的“空”、“如”,并用“尘空镜台偈”来表示他已经在修行中悟出了诸法的虚幻之处。但他也深知自己的修行还有不足之处,因此用“机落箭锋禅”来形容自己修行时还需努力去掉杂念、静心凝神。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于禅宗境界的追求,即“果入真如境”,表示他希望能够达到禅宗所说的“如来藏”境界。然而,诗人也明白这是一种很高深的修行境界,在离开修行场所后,很容易又回到俗世中去,“虚闻小有天”。最后,诗人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修行,能够从此“来往熟”,并能够进入更深的禅定境界,而不是只停留在“幽梦几牵连”的程度。折叠

作者介绍

陈嵩 陈嵩 陈嵩是清朝泰州人,是当时家喻户晓的社会名士。他考中秀才后再考举人却屡试不中。陈嵩聪明过人,熟悉清朝法律,足智多谋、精通文墨,而乐于助人。每当有平民受冤屈遭欺凌,他总是不惧权势,帮人写诉状,斗邪战恶,以智慧出奇制胜,使平民平反冤屈,转危为安。其助民排忧解难,抚危助困的作为,深得平民尊敬。…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1461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