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知出世难
出自清朝俞明震的《游理安寺》- 行尽九溪曲,获此烟中岫。下临十八涧,土石吐奇秀。
到寺不知门,风枝接飞溜。乔楠千万株,劲与竹同瘦。
巢鸟无高心,阴阴失昏昼。微觉世可悲,仰窥天如窦。
松颠阁已欹,法雨泉可嗽。古意在微茫,名山谢雕镂。
凭高纳万态,海色上襟袖。返照失中峰,群山有迁就。
吾衰意何择,幽极神转瞀。了知出世难,清景付驰骤。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他描述了自己行走在九曲溪中,经过十八涧看到烟云弥漫的山峰和仙境般的景色。他来到一座寺庙,但是找不到门,只看到风吹动着树枝。他看见千万株高大的楠木,它们与瘦竹一样生长艰难。他感觉到周围的大自然无意向上攀爬,也没有争夺高低之心,这使他发出深思。 白居易继续前行,到达一个名为“松颠阁”的地方,那里有一泉叫“法雨泉”。他感觉旧日的风貌似乎还存在于微茫之处,而名山则已不再像从前那么锋利。最后,他站在高处,俯瞰群山和大海,对哪个方向去都感到迷惑,同时他也突然感受到自己的衰老以及世事无常。他认为在现实中很难获得如此清新脱俗的景色,于是他决定将这美景深刻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欣赏。
- 背诵
-
游理安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他描述了自己行走在九曲溪中,经过十八涧看到烟云弥漫的山峰和仙境般的景色。他来到一座寺庙,但是…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他描述了自己行走在九曲溪中,经过十八涧看到烟云弥漫的山峰和仙境般的景色。他来到一座寺庙,但是找不到门,只看到风吹动着树枝。他看见千万株高大的楠木,它们与瘦竹一样生长艰难。他感觉到周围的大自然无意向上攀爬,也没有争夺高低之心,这使他发出深思。 白居易继续前行,到达一个名为“松颠阁”的地方,那里有一泉叫“法雨泉”。他感觉旧日的风貌似乎还存在于微茫之处,而名山则已不再像从前那么锋利。最后,他站在高处,俯瞰群山和大海,对哪个方向去都感到迷惑,同时他也突然感受到自己的衰老以及世事无常。他认为在现实中很难获得如此清新脱俗的景色,于是他决定将这美景深刻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欣赏。折叠 -
俞明震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1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