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口悬瀑流
出自唐朝岑参的《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贻友人》- 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
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
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
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
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
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
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秦岭山脉的景象。作者在夜晚在云层之中过夜,早晨从西峰下山,但未能见到山林中的僧侣。接着,描述了秦岭山脉的景色,虽然其他山峰都是绿色的,但秦岭却不是。其中石鼓时常响起,引出了关于历史上秦王的思考。在东南方向,突兀高耸的猕猴台巨石耸立,悬崖上有瀑布流水,白雪皑皑。同时,也提到了村庄周围经常下雨和打雷的情况。最后,如果要去拜访张仲蔚,那么就要从衡门走上一整天的路程。整个诗歌富含意境,描写了秦岭山脉的自然美以及历史背景。
- 背诵
-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贻友人诗意赏析
-
岑参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