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携筇独鹤随
出自清朝周榘的《王均章画虞山图》- 中阳山人思超逸,图写江山用金碧。
沧海红尘几度飞,尚有人间留妙迹。
层峦万叠烟雾浮,禅宫道院当山头。
浮屠屹立遥汉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平桥渡水西林去,草屋茅亭隔烟树。
童子携筇独鹤随,仙人背立溪桥路。
前山矗矗知几重,悬崖怒瀑飞晴虹。
渔舟影没汀树远,牧童声断江天空。
中阳妙手谁复拟,咫尺依稀如万里。
仙岩有路疑可到,便欲振衣凌拂水。
君不见吴山吴水南海堧,随闇老人留七年。
红桥画舫姑苏市,晚稻香粳湖上田。
江山千里总奇绝,我昔思归情惘然。
还君此画一长叹,花外声声啼杜鹃。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为中阳山人的思想超脱的人,他用金碧来描绘江山的美丽。虽然他在飞过沧海红尘多次后,仍然带着他留下的美好记忆,他居住在层峦万叠、烟雾缭绕的禅宫和道院中,在清溪流旁有浮屠屹立,危石正瞰清溪流。他携带着篙子和鹤,以及仙人穿越溪底的路上行走。他看到了挑战自己的前山和悬崖,听到了渔舟和牧童的声音。此外,他还在思考谁能够像他一样创作如此美好的画作,以及如何到达仙岩。他提到吴山和吴水,描述了一个老人经过七年时间也未曾离开的地方。最后,他表达了对江山千里的奇妙景色的思乡之情,并用长叹来结束这首诗,同时他周围也回荡着杜鹃的啼声。
- 背诵
-
王均章画虞山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为中阳山人的思想超脱的人,他用金碧来描绘江山的美丽。虽然他在飞过沧海红尘多次后,仍然带着他留下的美好记…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为中阳山人的思想超脱的人,他用金碧来描绘江山的美丽。虽然他在飞过沧海红尘多次后,仍然带着他留下的美好记忆,他居住在层峦万叠、烟雾缭绕的禅宫和道院中,在清溪流旁有浮屠屹立,危石正瞰清溪流。他携带着篙子和鹤,以及仙人穿越溪底的路上行走。他看到了挑战自己的前山和悬崖,听到了渔舟和牧童的声音。此外,他还在思考谁能够像他一样创作如此美好的画作,以及如何到达仙岩。他提到吴山和吴水,描述了一个老人经过七年时间也未曾离开的地方。最后,他表达了对江山千里的奇妙景色的思乡之情,并用长叹来结束这首诗,同时他周围也回荡着杜鹃的啼声。折叠 -
周榘
字于平,号幔亭,江宁(今南京)人。与袁枚(一七一六至一七九七)友善。穷六书源流,一波一磔不苟下。尝登泰岱、游黄山镌名最高岭,手摩扬开母石阙、太室碑以归。多巧思,能于尺绢画江河万里,兼善天文历算。所学穷凿幽隐。卒年六十六。有幔亭集。《小仓山房文集、清画家诗史、中国艺术家徵略》…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0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