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乎
出自清朝杭温如的《自伤》- 木凋花易谢,凋谢各有时。胡为凋与谢,非时独当之。
十三学刺纫,十五学吟诗。十七长成身,深闺人未知。
忽闻父母命,许字他家儿。十九出绣阁,掩泣父母辞。
登堂拜姑舅,妇道始从兹。妾本无所能,妾又何所奇。
姑舅同欢悦,明珠掌上持。殷情劝阿郎,读书勿自欺。
怀安名实败,奋志凤凰池。那知天夺算,一蹶不可医。
十九廿一二,劳燕各分离。舅亦寻年殁,赖姑岁月迟。
妾无奉姑孝,姑常为妾慈。一朝姑不顾,乘此茕独姿。
吁嗟乎,妾死姑可在,姑死妾何资。不然相继死,姑妇常相随。
窃比木与花,凋谢此其期。一何留妾身,受此无穷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的一生。她在十三岁时学会了刺绣,在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吟诗,到十七岁时成年,但却被深闺所困,未为外人所知。后来,她听从父母之命嫁入他家,并在十九岁时离开了父母和家乡,过上了新的生活。她无所长,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她的姑舅对她很好,并劝告她的丈夫要好好读书。然而,她的丈夫前途不顺,最终失败了。在妇道方面,她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当她的姑姑去世后,她感到非常孤单和无助。她感叹自己的命运就像花木一样,注定凋零。她感到非常悲伤,因为即使她死去,她的亲人们也将先于她而去。
- 背诵
-
自伤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的一生。她在十三岁时学会了刺绣,在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吟诗,到十七岁时成年,但却被深闺所困,未为外人所知…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的一生。她在十三岁时学会了刺绣,在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吟诗,到十七岁时成年,但却被深闺所困,未为外人所知。后来,她听从父母之命嫁入他家,并在十九岁时离开了父母和家乡,过上了新的生活。她无所长,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她的姑舅对她很好,并劝告她的丈夫要好好读书。然而,她的丈夫前途不顺,最终失败了。在妇道方面,她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当她的姑姑去世后,她感到非常孤单和无助。她感叹自己的命运就像花木一样,注定凋零。她感到非常悲伤,因为即使她死去,她的亲人们也将先于她而去。折叠 -
杭温如
杭温如(1738~1811) 咸宁县才女,城东杭家堡人,其父杭重德历任直隶邢台、广东潮阳诸地县尉,善诗好文。温如自幼聪慧好学,喜爱诗文。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嫁于城南五典坡村徐枚为妻。婚后夫妻恩爱,生活美满。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丈夫暴病而亡。无情的打击,使温如痛不欲生,数次试图以身殉夫,皆未如愿。从而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度过了孤独的一生。徐家并不富裕,特别是温如晚…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80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