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重为理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偶从风洞眺望始安山水赋呈秦使君》- 自我班师还,永日游山水。城隅得风洞,爱玩心难已。
攒石多巉岩,方圆乱相峙。峰高易倾侧,崖落势不止。
绝壁窥天窗,光从潭底起。盘旋上松门,狼藉踏花蕊。
萝林外冥郁,石乳中奇诡。玉床既膏滑,丹灶无泥滓。
惊濑不因风,水石自相使。飞溜吐复吞,空响震心耳。
坐久机虑忘,一息归无始。终日介马驰,佳憩乃得此。
无人共胜赏,窃忆秦夫子。解组初投閒,老易重为理。
用亢得无悔,知足自多祉。褰溯任所适,渊默人难指。
留侯岂仙人,导引诚有以。蝉蜕帝王中,功名同敝屣。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回归自然,游山玩水的心境和所见所闻。他在城边的洞里吹着风,喜欢玩耍,攀爬巉岩和峭壁,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神秘。他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看到了奇形怪状的巨石和石乳洞穴,听到了溪水流淌和水石相撞的声响。在这个自然的世界里,他忘却了机虑,沉醉于此,领悟到知足常乐的道理。最后,他提到了留侯和秦夫子,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敬仰和向往。
- 背诵
-
偶从风洞眺望始安山水赋呈秦使君诗意赏析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9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