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心空低昂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与诸公别于西陵》- 浮云何瀰瀰,导我将何之。徘徊西陵路,与子搴江蓠。
江蓠久不芳,佳人无衣裳。烹鱼贵神鼎,酌醴宜鸾觞。
鸾觞君不御,别恨吴天长。参辰日错行,龙虎不相望。
我无四澥罗,何以获鸳鸯。楚歌为羽声,壮心空低昂。
君子握神器,小人重文章。去去且挥手,久要愿不忘。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江边徘徊,与朋友一起采摘江蓠、烹鱼、品酒的情景。然而,在他们欢聚的同时,也透露出些许离别之忧愁。 诗人通过形容“浮云何密密”和“导我将何之”,表现了游子内心的忧虑和迷茫。而与此同时,诗中的江蓠、烹鱼、酒宴也象征着游子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比如“鸾觞”代表着重要场合的祭器,而“龙虎不相望”则暗示着世事变幻无常,人生难免有别离之时。 最后,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保持豁达乐观之心,并对离别的朋友送上祝福。
- 背诵
-
与诸公别于西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江边徘徊,与朋友一起采摘江蓠、烹鱼、品酒的情景。然而,在他们欢聚的同时,也透露出些许离别之忧愁。…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江边徘徊,与朋友一起采摘江蓠、烹鱼、品酒的情景。然而,在他们欢聚的同时,也透露出些许离别之忧愁。 诗人通过形容“浮云何密密”和“导我将何之”,表现了游子内心的忧虑和迷茫。而与此同时,诗中的江蓠、烹鱼、酒宴也象征着游子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比如“鸾觞”代表着重要场合的祭器,而“龙虎不相望”则暗示着世事变幻无常,人生难免有别离之时。 最后,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保持豁达乐观之心,并对离别的朋友送上祝福。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9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