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云有补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河鲀》- 今岁雨水伤,河鲀人不取。食之死者多,价贱如泥土。
所因胡蔓子,乘潦落江渚。河鲀食而肥,其毒益在乳。
乳甘且膏腴,滋味入肺腑。一脔能醉人,迷乱以无主。
仓皇饮粪清,妻孥泪如雨。茭塘黄河鲀,产妇云有补。
相戒勿鲜食,去肠用为脯。醋蒸胜雏鸡,姜桂十之五。
风俗苦嗜之,臭腥遍闾户。亡命诸渔人,不用张网罟。
河鲀触生钓,一钩辄无数。腹大似水泡,其性最暴怒。
恶者更板牙,斑斑鳞且羽。河伯遣杀人,非惟作鱼虎。
口腹人所贱,况乃饱腐鼠。养小以失大,君子宜审处。
区区此鯸䱌,安足借刀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在描述河鲀的危险性和不适宜作为食物的特点。诗中提到,河鲀含有剧毒,食之容易导致死亡,因此人们不应该食用它。尽管河鲀价格便宜,但它的价值如同泥土般微不足道。 诗中还提到了胡蔓子,说明河鲀可能会误食胡蔓子而变得更加危险。即使被人们采食,喝河鲀的汁液也会让人迷乱无主。 此外,诗中还指出了风俗苦嗜吃河鲀的现象,但这种做法实在是不明智的。河鲀的性情凶暴,甚至会攻击人类。因此,君子应该慎重对待这种鱼。
- 背诵
-
河鲀诗意赏析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9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