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民泪沾臆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咏古 其四
管蔡殷遗臣,忘亲以徇国。武庚志中兴,忠孝皆可则。
天命已去殷,报雠终勿恤。如何微与箕,弗往为羽翼。
凄酸麦秀歌,迷民泪沾臆。故都遂丘墟,徬徨亦何极。
咏古 其四拼音解读
guǎn cài yīn chén
wàng qīn xùn guó
gēng zhì zhōng xìng
zhōng xiào jiē
tiān mìng yīn
bào chóu zhōng
wēi
wǎng wéi
suān mài xiù
mín lèi zhān
dōu suí qiū
bàng hu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讲述了管蔡殷遗臣在为国家效力的故事。他忘记自己的亲人,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并且具有忠诚和孝顺的品质,这些都值得称赞。 尽管管蔡殷遗臣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天命已经决定了殷朝的覆灭,他也无法报仇雪恨。因此,他不能像箕子和微子那样成为周朝的重要支持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凄酸的麦秀歌传达了迷失民众的悲愤和哀叹。故都遂丘墟是指商朝的都城,而管蔡殷遗臣由于国家的变故而流离失所。整个诗词反映了一个人对国家的忠诚、不幸以及生命的无常。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咏古 其四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讲述了管蔡殷遗臣在为国家效力的故事。他忘记自己的亲人,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并且具有忠诚和孝顺的品质,这些都值得称…展开
这首诗词讲述了管蔡殷遗臣在为国家效力的故事。他忘记自己的亲人,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并且具有忠诚和孝顺的品质,这些都值得称赞。 尽管管蔡殷遗臣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天命已经决定了殷朝的覆灭,他也无法报仇雪恨。因此,他不能像箕子和微子那样成为周朝的重要支持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凄酸的麦秀歌传达了迷失民众的悲愤和哀叹。故都遂丘墟是指商朝的都城,而管蔡殷遗臣由于国家的变故而流离失所。整个诗词反映了一个人对国家的忠诚、不幸以及生命的无常。折叠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9756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