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煌煌如大训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御书歌》- 先皇昔爱松风吼,时作松风字如斗。铁画银钩草带真,宣庙神宗同一手。
国变馀君大布衣,兼金购得御书归。日日焚香瞻圣藻,天门龙跳见天威。
手种苍松何礧砢,松髯看似龙髯堕。皮经岁月长斑鳞,子为乾坤留硕果。
血泪风吹无尽时,枯枝复似海棠枝。岁寒不为君王改,节苦惟应天地知。
华阳昔种苍松盛,白衣宰相言符命。一身前后事齐梁,有愧松风清且劲。
君今对越松风字,先帝威灵应鉴只。千秋御气托茅茨,一片神光生玉玺。
殷勤拂拭绝纤埃,芳辣三薰恐蠹来。异日黄纱笼入献,文华殿里待重开。
二字煌煌如大训,九宾肃肃设平台。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松树的历史,它曾被先帝所喜爱,并为之题字“松风”。这棵苍松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其皮上有斑鳞,但仍然能生出硕果。它像枯萎的海棠枝一样坚强,不因岁月的寒冷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华阳白衣宰相种下这棵松树,他一身前后事齐梁,感到对“松风”清且劲有愧。现在,君王面对这两个字时,先帝的威灵应当得到启示。在千秋万代中,这些御气托茅茨的神光将生出玉玺。这首诗充满殷勤之情,描述了尊敬和神圣的气氛。
- 背诵
-
御书歌诗意赏析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9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