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舄何年留阜亭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自蒲涧至廉泉洞寻郑仙鹤舒台作》- 七月廿四廿三日,广人倾都东门出。菖蒲涧中漱寒泉,共寻郑公炼丹室。
传闻此日鹤舒翼,安期上仙就仙职。秦皇苍苍向烟雾,东使少君求不得。
玉舄何年留阜亭,蒲花紫茸含秋馨。越人祈子每双乳,高禖此地惟仙灵。
水帘半遮大岩口,松柏数株老猿守。锦幡争答白花男,珍果竞怀红粉妇。
仙人拇迹履纷纷,触破苔痕生白云。生儿我欲生高士,似我迷花不事君。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人在七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走出都城的东门,前往菖蒲涧中寻找郑公炼丹的遗址,并听闻仙人安期上仙已经得道升仙。然后诗人展示了一系列美景,包括水帘、大岩口、松柏和珍果等,并表达了自己对于仙境和高士的向往,但也意识到自己的迷恋会使自己远离现实,无法成为真正的高士。整篇诗歌通过描写神话色彩浓厚的仙境来表达人们对于超越现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 背诵
-
自蒲涧至廉泉洞寻郑仙鹤舒台作诗意赏析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9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