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频惊老

出自清朝成鹫的《寿庞明经
南海衣冠盛,东山物望专。鹿门绳祖武,虎观仰前贤。
古道江河下,清风水石边。中流凭砥柱,薄俗仰陶甄。
白首明经日,青云卷翮年。还童丹九转,娱老易三编。
举案庞眉并,趋庭彩服翩。门无题凤客,溪有钓鱼船。
绕径栽红药,开池种白莲。閒寻宗炳社,来问远公禅。
鸠杖时安步,蓝舆或比肩。山林今宰相,烟火老神仙。
玄鹤传云笈,青鸾寄彩笺。蓬莱曾有约,弧矢正高悬。
谷旦日初曙,中秋月渐圆。主人誇矍铄,宾客舞蹁跹。
锦绣华封祝,觥筹梓泽筵。半酣人似玉,高咏笔如椽。
愧我游方外,因君念昔缘。野芹惭献曝,钟鼎懒垂涎。
一见频惊老,相逢畏问年。风尘归未得,松柏老弥坚。
杖国春秋富,空门岁月偏。愿随鸿鹄后,翘首彩云天。
寿庞明经拼音解读
nán hǎi guàn shèng
dōng shān wàng zhuān
鹿 mén shéng
guān yǎng qián xián
dào jiāng xià
qīng fēng shuǐ shí biān
zhōng liú píng zhù
báo yǎng táo zhēn
bái shǒu míng jīng
qīng yún juàn nián
hái tóng dān jiǔ zhuǎn
lǎo sān biān
àn páng méi bìng
tíng cǎi piān
mén fèng
yǒu diào chuán
rào jìng zāi hóng yào
kāi chí zhǒng bái lián
jiān xún zōng bǐng shè
lái wèn yuǎn gōng chán
jiū zhàng shí ān
lán huò jiān
shān lín jīn zǎi xiàng
yān huǒ lǎo shén xiān
xuán chuán yún
qīng luán cǎi jiān
péng lái céng yǒu yuē
shǐ zhèng gāo xuán
dàn chū shǔ
zhōng qiū yuè jiàn yuán
zhǔ rén kuā jué shuò
bīn pián xiān
jǐn xiù huá fēng zhù
gōng chóu yàn
bàn hān rén
gāo yǒng chuán
kuì yóu fāng wài
yīn jūn niàn yuán
qín cán xiàn
zhōng dǐng lǎn chuí xián
jiàn pín jīng lǎo
xiàng féng wèi wèn nián
fēng chén guī wèi
sōng bǎi lǎo jiān
zhàng guó chūn qiū
kōng mén suì yuè piān
yuàn suí hóng 鸿 hòu
qiào shǒu cǎi yún t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南海和东山之间游历的经历和感受。他在鹿门看到祖先武功的绳索,仰慕前贤在虎观留下的足迹。他游览江河、水石和红药、白莲等景点,追随陶甄的文化遗产,向宗炳社请教,询问远公禅师的指导。 他与各种人相遇,在庆祝中逐渐沉醉,赞美主人的英明以及宾客的才华,但同时也感到惭愧,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些人的高度。他意欲跟随鸿鹄飞天,永远活在彩云之上。 整首诗充满着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怀念和赞美,并表达了人类对于超越自我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寿庞明经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南海和东山之间游历的经历和感受。他在鹿门看到祖先武功的绳索,仰慕前贤在虎观留下的足迹。他游览江河、水…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南海和东山之间游历的经历和感受。他在鹿门看到祖先武功的绳索,仰慕前贤在虎观留下的足迹。他游览江河、水石和红药、白莲等景点,追随陶甄的文化遗产,向宗炳社请教,询问远公禅师的指导。 他与各种人相遇,在庆祝中逐渐沉醉,赞美主人的英明以及宾客的才华,但同时也感到惭愧,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些人的高度。他意欲跟随鸿鹄飞天,永远活在彩云之上。 整首诗充满着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怀念和赞美,并表达了人类对于超越自我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折叠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9021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