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知何处
出自唐朝韦应物的《始闻夏蝉》- 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
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夏天的景色。虽然已经傍晚时分,但炎热的天气还没有过去,蝉鸣声依然响彻在空气中。作者听到这蝉鸣声之后感到好奇,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从哪里传来的。高大的树木像云一样遮蔽着天空。 诗人感叹蝉在鸣叫声中表达了自己的悲伤,因为它们很快就会死去,而草木也将逐渐凋谢,随着季节的更替离群。但是,诗人还回忆起在郊园中独自倾听涧水流淌的美好时光,让人感叹岁月易逝,人生如梦。
- 背诵
-
始闻夏蝉诗意赏析
-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1?),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任左司郎中,也有「韦左司」的称呼。韦应物的诗,以写田园山水著名,部分作品,对安史之乱后社会乱离、民生疾苦的情况,有所反映。在艺术上,他效法陶渊明…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