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独步还高誇
出自清朝成鹫的《赠孔徵君》- 住世不必丹砂床,清心寡欲岁月长。应世不必风云会,功成名遂身须退。
遁世不必颍水滨,良田方寸无嚣尘。君不见墩山之下孔巢父,远溯尼山称鼻祖。
出身事业继萧曹,中年归隐称三高。教子一经绍家学,二难矫若云中鹤。
大儿仲谋次士龙,文章道德绳乃翁。我翁当今正黄耇,高风传遍时人口。
晚年好道礼金仙,寻僧卜筑溪桥边。祇园布金推长者,閒来更缬东林社。
玉麈风生四座清,地炉火热蚯蚓鸣。高谈话到日西夕,策杖归来问耕织。
运筹声与读书声,灯下儿孙笑不停。尽道我翁真矍铄,地上行仙解行乐。
井干桐飘一叶初,我翁寿考悬雕弧。朝来洗爵劝翁饮,沉醉风前花似锦。
醉摘花枝插鬓边,参差笑倒东林禅。曰翁真似庞居士,了得心空须及第。
一门尽入选官场,满床牙笏卜诸郎。留将选佛一句话,不妨独步还高誇。
墩山看似寿山高,慧炬双辉长不夜。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他认为,住世不需要华丽的寝具,清心寡欲是长寿的秘诀;应世不需要追求名利,成功后应该退居自己的田园;遁世不需要到名山大川,只要拥有一块清静的乡村田地就可以遁世;教导子女企业家精神和名家学问,但同时也要注重修身养性。 诗中还提到了这位隐士的儿孙,他们在灯下快乐地读书,这反映出隐士对家庭价值的重视。最后,诗人描述了这位隐士的晚年生活,他在醉饮花前和东林禅师一起谈笑风生,享受着生命的美好。整首诗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追求简朴、升华精神、超越物质的隐士哲学,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强烈坚持。
- 背诵
-
赠孔徵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他认为,住世不需要华丽的寝具,清心寡欲是长寿的秘诀;应世不需要追求名利,成功…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他认为,住世不需要华丽的寝具,清心寡欲是长寿的秘诀;应世不需要追求名利,成功后应该退居自己的田园;遁世不需要到名山大川,只要拥有一块清静的乡村田地就可以遁世;教导子女企业家精神和名家学问,但同时也要注重修身养性。 诗中还提到了这位隐士的儿孙,他们在灯下快乐地读书,这反映出隐士对家庭价值的重视。最后,诗人描述了这位隐士的晚年生活,他在醉饮花前和东林禅师一起谈笑风生,享受着生命的美好。整首诗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追求简朴、升华精神、超越物质的隐士哲学,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强烈坚持。折叠 -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8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