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奠缁黄宅
出自清朝丘逢甲的《游罗浮 其七》- 明儒盛讲学,天下皆讲席。几令名山间,有儒无道释。
有人囊罗浮,梦里天海碧。四百卅二峰,一囊不为窄。
天鸡忽破梦,瞬息时代易。篝火狐鸣徒,山中岸赤帻。
洞天与福地,污蔑殊可惜。何时此名山,复奠缁黄宅。
无复儒者宫,来游但诗客。何来碧眼胡?亦蜡游山屐。
尔徒惯豪偷,勿此为山贼。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唤起了许多山林中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它描述了一个明朝时期儒学盛行,各地的名山都有学者讲学的情景。然而,也存在一些人在寻求个人利益和财富,他们不关心道德和儒家思想,甚至嘲讽其价值。但是,仍然有些人对自然和山水持有敬畏之情,他们梦想着到广阔的天地和葱茏的山林去探寻真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时间的流逝是很快的,瞬息即逝。夜晚,篝火照亮了岸边,一只狐狸发出声音,这些都成为了深山中的美丽回忆。即使这些美好的事物被污蔑或遗忘,我们依然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最后,诗人呼吁人们不要用违法行为来破坏这些文化遗产,而是以文学和艺术作为游览山林的主要目的。
- 背诵
-
游罗浮 其七诗意赏析
这首诗唤起了许多山林中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它描述了一个明朝时期儒学盛行,各地的名山都有学者讲学的情景。然而,也存在一些…展开这首诗唤起了许多山林中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它描述了一个明朝时期儒学盛行,各地的名山都有学者讲学的情景。然而,也存在一些人在寻求个人利益和财富,他们不关心道德和儒家思想,甚至嘲讽其价值。但是,仍然有些人对自然和山水持有敬畏之情,他们梦想着到广阔的天地和葱茏的山林去探寻真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时间的流逝是很快的,瞬息即逝。夜晚,篝火照亮了岸边,一只狐狸发出声音,这些都成为了深山中的美丽回忆。即使这些美好的事物被污蔑或遗忘,我们依然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最后,诗人呼吁人们不要用违法行为来破坏这些文化遗产,而是以文学和艺术作为游览山林的主要目的。折叠 -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8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