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荒野筠合
出自唐朝韦应物的《过昭国里故第》- 不复见故人,一来过故宅。
物变知景暄,心伤觉时寂。
池荒野筠合,庭绿幽草积。
风散花意谢,鸟还山光夕。
宿昔方同赏,讵知今念昔。
缄室在东厢,遗器不忍觌。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泽。
残工委筐箧,馀素经刀尺。
收此还我家,将还复愁惕。
永绝携手欢,空存旧行迹。
冥冥独无语,杳杳将何适。
唯思今古同,时缓伤与戚。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重返故居,却发现故友已经不在、环境也有所变化,心中感到孤寂和伤痛。他看到池塘荒芜,庭院长满了青草,花儿随风飘散,鸟儿归山,感慨时光匆匆,珍藏的物品也在岁月中逝去,留下的只有回忆和思念。诗人以柔软的笔触描绘自己曾经的画皮子、锦衣华服,以及集墨笔、纸张于一身的文学之才,而那些曾经熟悉的朋友和事物,却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诗人表达了思念过去和当前的情感,对未来的前景却没有明确的展望,仅存沉重的伤痛和戚然不解。
- 背诵
-
过昭国里故第诗意赏析
-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1?),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任左司郎中,也有「韦左司」的称呼。韦应物的诗,以写田园山水著名,部分作品,对安史之乱后社会乱离、民生疾苦的情况,有所反映。在艺术上,他效法陶渊明…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