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飘空如堕绵

出自清朝姚燮的《为章元喜题汪孝廉昉所画云岩飞瀑图
我别汪子今七年,昨梦携手台山巅。桃花照涧大如盏,仙种不借春风妍。
白云飘空如堕绵,媚之岚气成碧烟。穷搜暗穴得丹灶,石香凝乳皆龙涎。
洞然厓户启天镜,冰壶一握灵蝫悬。光明大地出城郭,鸾驭在下多散仙。
我与汪子但歌啸,荡为玉籁何珊然。醒时窈眇不可索,不以难索遂忘捐。
今日章君示兹画,隐隐梦境重相缘。万山苍莽赴孤屋,屋无人住无琴眠。
屋根一壁动溪影,络壁万茑溪光湔。飞流倒地极镗鞳,过硖始作波沦涟。
得毋汪子有同梦,此境早熟抽毫前。空山日月自明晦,人情风雨多流迁。
半生愧负霅溪鹭,往事愁说天津鹃。安得汪子共谋隐,章君擪笛吾叩舷。
蓬莱楼阁出弹指,素衣鹤洁长飙骞。
为章元喜题汪孝廉昉所画云岩飞瀑图拼音解读
bié wāng jīn nián
zuó mèng xié shǒu tái shān diān
táo huā zhào jiàn zhǎn
xiān zhǒng jiè chūn fēng yán
bái yún piāo kōng duò mián
mèi zhī lán chéng yān
qióng sōu àn xué dān zào
shí xiāng níng jiē lóng xián
dòng rán tiān jìng
bīng líng zhū xuán
guāng míng chū chéng guō
luán zài xià duō sàn xiān
wāng dàn xiào
dàng wéi lài shān rán
xǐng shí yǎo miǎo suǒ
nán suǒ suí wàng juān
jīn zhāng jūn shì huà
yǐn yǐn mèng jìng zhòng xiàng yuán
wàn shān cāng mǎng
rén zhù qín mián
gēn dòng yǐng
luò wàn niǎo guāng jiān
fēi liú dǎo táng
guò xiá shǐ zuò lún lián
wāng yǒu tóng mèng
jìng zǎo shú chōu háo qián
kōng shān yuè míng huì
rén qíng fēng duō liú qiān
bàn shēng kuì zhá
wǎng shì chóu shuō tiān jīn juān
ān wāng gòng móu yǐn
zhāng jūn kòu xián
péng lái lóu chū dàn zhǐ
jié zhǎng biāo q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汪子七年未见,昨夜梦中两人一起登上了台山巅峰。在那里,他们看到桃花盛开,云雾缭绕,发现了一个丹灶,得到了龙涎凝乳等宝贝。之后,诗人和汪子回到现实,但是却无法找到这个神奇的地方。作者认为这种境界是非常难以描述和表达的,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无法再次进入。 在今天,当章君展示他的画作时,诗人又想起了这个梦境。他感到很遗憾,因为他曾经辜负了霅溪鹭,错过了许多机会,而且仍然无法找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因此他希望能与汪子一起隐居,寻找这个宝地,听章君的笛声,享受辽阔的自然风光。最后,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像素衣鹤一样高尚、优雅,飞翔于蓬莱楼阁之间。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为章元喜题汪孝廉昉所画云岩飞瀑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汪子七年未见,昨夜梦中两人一起登上了台山巅峰。在那里,他们看到桃花盛开,云雾缭绕,发现了一个丹灶,得到…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汪子七年未见,昨夜梦中两人一起登上了台山巅峰。在那里,他们看到桃花盛开,云雾缭绕,发现了一个丹灶,得到了龙涎凝乳等宝贝。之后,诗人和汪子回到现实,但是却无法找到这个神奇的地方。作者认为这种境界是非常难以描述和表达的,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无法再次进入。 在今天,当章君展示他的画作时,诗人又想起了这个梦境。他感到很遗憾,因为他曾经辜负了霅溪鹭,错过了许多机会,而且仍然无法找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因此他希望能与汪子一起隐居,寻找这个宝地,听章君的笛声,享受辽阔的自然风光。最后,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像素衣鹤一样高尚、优雅,飞翔于蓬莱楼阁之间。折叠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727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