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万寻
出自清朝姚燮的《天台宕》- 凿山不枯,斲石不死。路铦如刀,但苦人趾。脉络破碎,元精独完。
灵蛟所宅,风雷郁盘。玉树万寻,明月一握。碧海为垠,青天之角。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以形容自然界中的山川和自然景观为主题,同时也涉及到人类在这些景观中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第一句“凿山不枯,斲石不死”表现了山石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的“路铦如刀,但苦人趾”则描绘了人们开发山路时所面临的辛劳和危险。整个过程中脉络破碎,元精独完,表现出人们艰难地攀登山峰的决心和毅力。 接下来,“灵蛟所宅,风雷郁盘”描述了天然美景,描绘了山间幽深的氛围。 “玉树万寻,明月一握”,形象地展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和皎洁的月光,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最后,“碧海为垠,青天之角”则是把自然之美推到了极致,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无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水的壮丽与人类的艰苦生存状况,传达出了一种赞美自然、抒发人类精神追求的情感。
- 背诵
-
天台宕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形容自然界中的山川和自然景观为主题,同时也涉及到人类在这些景观中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第一句“凿山不枯,斲石不死…展开这首诗以形容自然界中的山川和自然景观为主题,同时也涉及到人类在这些景观中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第一句“凿山不枯,斲石不死”表现了山石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的“路铦如刀,但苦人趾”则描绘了人们开发山路时所面临的辛劳和危险。整个过程中脉络破碎,元精独完,表现出人们艰难地攀登山峰的决心和毅力。 接下来,“灵蛟所宅,风雷郁盘”描述了天然美景,描绘了山间幽深的氛围。 “玉树万寻,明月一握”,形象地展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和皎洁的月光,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最后,“碧海为垠,青天之角”则是把自然之美推到了极致,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无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水的壮丽与人类的艰苦生存状况,传达出了一种赞美自然、抒发人类精神追求的情感。折叠 -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6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