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磬不恒敲
出自清朝姚燮的《憩杖锡延胜寺即饮先觉堂丈室三十韵》- 闲心慕真素,五岳难近求。片席起峣崅,空山梦谁酬?
割形外诸妄,媚佛辞尘谋。破钵枯鳞龙,岂为禅门雠?
筇疲无住乡,汗漫讥元辀。鼪鼯能近人,弄翠虚堂楸。
云根终岁寒,隔指开灵湫。鱼磬不恒敲,静籁意为搜。
远见诸天澄,万壑趋羊牛。茗铫霏微澜,清纳全象秋。
取适聊寄閒,眇想得所俦。络石馀一花,孤迥信无尤。
独炷分元镫,万古断车驺。摄义通大乘,树立惊王侯。
结殿冠上穹,峻可毗耶侔。托履良有缘,惭我同蒉桴。
且发斋厨瓶,随量㪺腊篘。日月逃醉乡,瞑得千金裘。
下方多饿魂,红粟弃填沟。饱死昧其恩,僧命真蚍蜉。
我言非效伧,智者悟生羞。灵性苟未孚,片刻艰夷犹。
出循扶疏林,眷彼残叶脩。薄岚清照衣,落日澹宜楼。
入峡多溷踪,古相彫猿猴。樵夫老筋弛,抱薪亦堪忧。
唇舌依儒缁,根蒂尚持留。涧泉奔四厓,东逝归同流。
振衣下南畈,脱鹰莽辞韝。溪虎不啸风,幻迹空悠悠。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的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厌倦。诗中渴望远离五岳名山等热闹景点,进入空山修行,以梦境作为精神寄托。诗中提到“割形外诸妄”、“媚佛辞尘谋”,强调在修行中要超越妄念、执著和功利心态。 诗人不满于传统宗教上许多虚假的陈规,拒绝加入僧团,而是选择独自修行。他感悟到灵性的重要性,认为智者应该懂得羞耻,要有清净的心灵去体验生命的真实意义。 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他描述了自己在空山中修行时所遇到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象,如鼯鼠、云根、山水、茗铫、红粟等,这些都成为了他内心的依靠。最后,他离开修行地回归尘世,面对世俗压力和人事变迁,但他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脱。
- 背诵
-
憩杖锡延胜寺即饮先觉堂丈室三十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的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厌倦。诗中渴望远离五岳名山等热闹景点,进入空山修行,…展开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的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厌倦。诗中渴望远离五岳名山等热闹景点,进入空山修行,以梦境作为精神寄托。诗中提到“割形外诸妄”、“媚佛辞尘谋”,强调在修行中要超越妄念、执著和功利心态。 诗人不满于传统宗教上许多虚假的陈规,拒绝加入僧团,而是选择独自修行。他感悟到灵性的重要性,认为智者应该懂得羞耻,要有清净的心灵去体验生命的真实意义。 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他描述了自己在空山中修行时所遇到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象,如鼯鼠、云根、山水、茗铫、红粟等,这些都成为了他内心的依靠。最后,他离开修行地回归尘世,面对世俗压力和人事变迁,但他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折叠 -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6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