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金石篇
出自清朝陈恭尹的《答刘考功省庵》- 日月本同升,东西异圆缺。此心有同然,岂必岐秦越。
之子赤帝胄,盛年列簪笏。驷马来天南,声华振穷发。
使节暇有馀,仙舟停未发。访我步蓬蒿,招游望溟渤。
寒梅香始飞,野寺钟初歇。挥觞互献酬,利涉忘津筏。
自惭朽钝姿,所有空皮骨。壮也不如人,老矣行多蹶。
何以副深期,欲赋情先竭。煌煌金石篇,风雅相扬淈。
八水得清深,三峰同屹崒。仍飞白兔毫,出自蛟龙窟。
贻我比琼瑶,光辉到薇蕨。前旌已戒道,列宿还归阙。
都人咏絷驹,祖席思投辖。宁知倦客心,一日如三月。
申章报未成,及渴泉方掘。诚非和氏珍,敢避荆人刖。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年轻的贵族,从他的内心深处发出的对自己的不满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他觉得日月虽然同在天空升起,但形态各异,就像他与其他人一样,有着共同点,但又不同于其他人。他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疑问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也描绘了他作为使者前往南方拜访,并希望能够结交新朋友,享受美好时光。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感叹自己并不如同龄人那么强壮,以及年纪渐长所带来的种种不适。 在最后几节中,诗人展现了对文化、艺术和自然美景的崇敬之情。他写道,自己会努力创作文学作品,以承传下去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也向读者介绍了他眼中的美丽风景,并将自己的比喻与传统文化和神话相联系,以显示他的博学和文学素养。
- 背诵
-
答刘考功省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年轻的贵族,从他的内心深处发出的对自己的不满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他觉得日月虽然同在天空升起,但形态各异…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年轻的贵族,从他的内心深处发出的对自己的不满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他觉得日月虽然同在天空升起,但形态各异,就像他与其他人一样,有着共同点,但又不同于其他人。他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疑问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也描绘了他作为使者前往南方拜访,并希望能够结交新朋友,享受美好时光。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感叹自己并不如同龄人那么强壮,以及年纪渐长所带来的种种不适。 在最后几节中,诗人展现了对文化、艺术和自然美景的崇敬之情。他写道,自己会努力创作文学作品,以承传下去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也向读者介绍了他眼中的美丽风景,并将自己的比喻与传统文化和神话相联系,以显示他的博学和文学素养。折叠 -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陈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岭南三忠…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5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