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若平生好
出自清朝钱澄之的《古诗 其五》-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道。江南何所思?佳人委秋草。
灵衣张空房,流尘积輀旐。穗帐明月来,岂若平生好!
葱葱玉树枝,凋摧亦已早。朝为艳阳花,夕暮成枯槁。
人生少得意,得意难竟保。弃置勿复思,忧伤徒自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作者观赏江南风景时,思索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他望着佳人委身于秋草之中,感慨岁月匆匆,如流尘般堆积成山。在他的府邸里,灵衣挂在空房中,无人问津,仿佛预示着人生的虚无和空洞。就像穗帐明月来,美好而短暂,难以持续一生。 诗人认为,即使是玉树临风的美女,也终将凋零枯萎。人生少有得意之时,但得意却难以长久保持。他提醒人们不要对得到的东西过分执着,因为忧伤只会加速自己老去,这也让人更应该珍惜当下,及时行乐。
- 背诵
-
古诗 其五诗意赏析
-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5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