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天子新御极

出自清朝钱澄之的《献玉篇
端州城中驻黄屋,南海士人献双玉。上言得自南海旁,渔人海上夜见光。
明晨网鱼鱼眼动,剖鱼得玉如玺方。是时天子新御极,玉献满朝动颜色。
诏出此玉付玉工,琢成纽鼻蟠蛟龙。篆作皇帝受命宝,髣髴传国玺与同。
我闻此玺秦世造,当时刀笔何精妙。胡主驮入沙漠亡,亡国物存安足道!
帝王应运非偶然,中兴必有符瑞先。玺亡沙漠胡运尽,玉呈南海天意旋。
小臣且收卞和泪,抃手恭陈献玉篇。
献玉篇拼音解读
duān zhōu chéng zhōng zhù huáng
nán hǎi shì rén xiàn shuāng
shàng yán nán hǎi páng
rén hǎi shàng jiàn guāng
míng chén wǎng yǎn dòng
pōu fāng
shì shí tiān xīn
xiàn mǎn cháo dòng yán
zhào chū gōng
zhuó chéng niǔ pán jiāo lóng
zhuàn zuò huáng shòu mìng bǎo
fǎng fèi chuán guó tóng
wén qín shì zào
dāng shí dāo jīng miào
zhǔ tuó shā wáng
wáng guó cún ān dào
wáng yīng yùn fēi ǒu rán
zhōng xìng yǒu ruì xiān
wáng shā yùn jìn
chéng nán hǎi tiān xuán
xiǎo chén qiě shōu biàn lèi
biàn shǒu gōng chén xiàn p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南海士人献双玉给天子的故事。他们在端州城中驻扎,献上了闪耀着光芒的两块玉石。诗中还提到了渔民在夜晚发现了闪光的踪迹,第二天捕鱼时再剖鱼得到玉石。天子御极之际,将这些玉献给朝廷,并传命给玉工琢成了宝物。而这枚玉印也因为历经沧桑,最终回归南海,成为天意的象征。 诗人通过讲述这段故事,表达出帝王应运非偶然,而是有符瑞先导的观点。同时也探讨了历史的变迁,胡主亡国但物仍存,显示出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和深邃的思考。最后,诗人以小臣身份恭敬地呈上献玉篇,并流露出自己心中情感的激荡,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献玉篇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南海士人献双玉给天子的故事。他们在端州城中驻扎,献上了闪耀着光芒的两块玉石。诗中还提到了渔民在夜晚发现了闪光…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南海士人献双玉给天子的故事。他们在端州城中驻扎,献上了闪耀着光芒的两块玉石。诗中还提到了渔民在夜晚发现了闪光的踪迹,第二天捕鱼时再剖鱼得到玉石。天子御极之际,将这些玉献给朝廷,并传命给玉工琢成了宝物。而这枚玉印也因为历经沧桑,最终回归南海,成为天意的象征。 诗人通过讲述这段故事,表达出帝王应运非偶然,而是有符瑞先导的观点。同时也探讨了历史的变迁,胡主亡国但物仍存,显示出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和深邃的思考。最后,诗人以小臣身份恭敬地呈上献玉篇,并流露出自己心中情感的激荡,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敬仰。折叠

作者介绍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5091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