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鸦尽

出自清朝纳兰性德的《梦江南·昏鸦尽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梦江南·昏鸦尽拼音解读
hūn jìn
xiǎo hèn yīn shuí
xuě zhà fān xiāng
qīng fēng chuī dào dǎn píng méi
xīn chéng hu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xù),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昏鸦掠过天空,远而飞去,自己却满怀着怨恨,临风独立。眼下是急雪翻飞,有如柳絮散落香阁。晚风轻轻地,吹拂着胆瓶中的寒梅。此时此刻,心字香烧成灰烬,自己的心也已冰冷。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2、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2、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xù),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昏鸦:黄昏时分,昏暗不明的乌鸦群。香阁:青年女子所居之内室。 胆瓶,长颈大腹,形如悬胆之花瓶。心字:即心字香。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2、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
2、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这首词,抒写的是黄昏独立思人的幽怨之情。题材常见,容若所取的也是寻常一个小景。但此寻常小景经他描摹,便极精美幽微。尤以结句最妙,一语双关。“心字已成灰”既是实景又有深喻,既指香已燃尽,也指独立者心如死灰。很是耐人寻味。此词一般解作闺情词,是女子在冬日黄昏思念心上人,然而,解作容若思念意中人也未尝不可。

  以“尽”与“立”描摹一种状态。而“恨因谁”,则郑重地提出问题。但是,并不马上回答。而已“急雪”与“轻风”一组并列对句,展开画面。即将内在情思物景化,令其与外部景物融合为一,又将外部景物情思化,谓其“乍翻”与“吹到”。究竟有情、无情,难以分辨。然后,直至结尾,才推出答案。谓心字香与香字心,都已死去。用的是双关语,颇饶意趣。而言情如此,亦够决绝。或以为说闺中情,代女子立言,谓于冬日黄昏,思念着远游人。

  这首词存在一个镜头转换,如同拍电影一样。前面两句写的是纳兰自己站立在黄昏渐渐笼罩的昏暗之下,望着渐渐飞远的昏鸦,心里充满伤感,不停地叹息。后面写的却是闺中的女子所住的香闺。这个女子是纳兰心爱的女子。纳兰把镜头对准了她的香闺,对准了香闺的一切物事:从窗外飘进来的柳絮、胆瓶、插在胆瓶内的梅花、落在书案上的梅花花瓣、已经燃完的心字香的灰烬。

  银笙声声衬着天涯游子的心香飘摇,归乡之念绵延却始终杳杳。某日醒来惊觉流光已把人抛闪。流光无情比起自觉心如死灰,更叫人心下惘然。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11
2、 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人民文学出版社,211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
,
2、 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梦江南·昏鸦尽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冬天的季节,看着乌鸦飞走后感到孤独和悲伤。突然间下起了急雪,从高处掀起霞帔,漫天飞舞。雪花落在香阁上…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冬天的季节,看着乌鸦飞走后感到孤独和悲伤。突然间下起了急雪,从高处掀起霞帔,漫天飞舞。雪花落在香阁上的楠木梁、胆瓶梅花上,更加显得孤寂凄美。诗中的“心字已成灰”形容了诗人的心情非常低落,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和欢乐。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季节变化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受,表达了对过去不再回来的哀愁和对未来的迷茫。折叠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4681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