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从贝叶检醍醐
出自宋朝周邦彦的《天启惠酥 其四》- 高阳太守有遗书,亲教齐民炼玉酥。欲出浮膏先卧酪,为防馋鼠更薰厨。
绝知意重分馀弃,渐见诗多入怪迂。犹恐伧人笑风土,预从贝叶检醍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文学成就和身份地位的反思和忧虑。诗中的高阳太守是一个高官显贵,这里用来象征作者自己。遗书指作者自己留下的诗篇,炼玉酥和浮膏都是当时的美食,但为了保证其品质,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制作,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创作诗歌上的苦心经营。 第一句“绝知意重分馀弃”表示作者深知自己创作的诗篇有其真正的价值,不愿意浪费,但也担心别人无法欣赏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第二句“渐见诗多入怪迂”,则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诗风变得越来越偏僻和奇特感到担忧。最后两句“犹恐伧人笑风土,预从贝叶检醍醐”,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不确定性,害怕会被嘲笑或者被认为只是出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而有所成就,因此要时刻检验自己的作品,以证明其真正的价值。
- 背诵
-
天启惠酥 其四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文学成就和身份地位的反思和忧虑。诗中的高阳太守是一个高官显贵,这里用来象征作者…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文学成就和身份地位的反思和忧虑。诗中的高阳太守是一个高官显贵,这里用来象征作者自己。遗书指作者自己留下的诗篇,炼玉酥和浮膏都是当时的美食,但为了保证其品质,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制作,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创作诗歌上的苦心经营。 第一句“绝知意重分馀弃”表示作者深知自己创作的诗篇有其真正的价值,不愿意浪费,但也担心别人无法欣赏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第二句“渐见诗多入怪迂”,则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诗风变得越来越偏僻和奇特感到担忧。最后两句“犹恐伧人笑风土,预从贝叶检醍醐”,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不确定性,害怕会被嘲笑或者被认为只是出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而有所成就,因此要时刻检验自己的作品,以证明其真正的价值。折叠 -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徽宗即位,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六年,自明州(…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4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