欷歔酹酒
出自宋朝周邦彦的《夜飞鹊 道宫别情》-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涯。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写离别之情的。诗中的场景是在河桥边,夜色清冷,月光斜照,送别的情景令人感到悲伤和萧索。铜盘上的蜡烛已经烧尽,留下了滴滴泪痕,凉露沾湿了衣裳。在相互告别的时候,有人在探风前津鼓,打起了树杪上的参旗。花骢和主人一样心意相通,奔腾驰骋,但因分别而走得缓慢。接下来描述了漫长的归途,迢遥曲折,人声渐行渐远,黯然神伤。最后,作者回到了曾经相聚的地方,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找到曾经珍视的物品,斜径更是让他茫然失措。最后一段则是对逝去的青春和生命的追忆,兔葵、燕麦、班草等植物与残阳一同被赋予了人的思维和情感,令人感到凄美哀怨。
- 背诵
-
夜飞鹊 道宫别情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离别之情的。诗中的场景是在河桥边,夜色清冷,月光斜照,送别的情景令人感到悲伤和萧索。铜盘上的蜡烛已经烧尽,留…展开这首诗是描写离别之情的。诗中的场景是在河桥边,夜色清冷,月光斜照,送别的情景令人感到悲伤和萧索。铜盘上的蜡烛已经烧尽,留下了滴滴泪痕,凉露沾湿了衣裳。在相互告别的时候,有人在探风前津鼓,打起了树杪上的参旗。花骢和主人一样心意相通,奔腾驰骋,但因分别而走得缓慢。接下来描述了漫长的归途,迢遥曲折,人声渐行渐远,黯然神伤。最后,作者回到了曾经相聚的地方,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找到曾经珍视的物品,斜径更是让他茫然失措。最后一段则是对逝去的青春和生命的追忆,兔葵、燕麦、班草等植物与残阳一同被赋予了人的思维和情感,令人感到凄美哀怨。折叠 -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徽宗即位,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六年,自明州(…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4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