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映征帆近拂堤

出自唐朝温庭筠的《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拼音解读
guǎn gōng wài chéng 西
yuǎn yìng zhēng fān jìn
wáng sūn guī qiē
guān fāng cǎo 绿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馆娃宫外邺(yè)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dī)
馆娃宫外,邺城西面,都是杨柳依依。远方柳影辉映征帆,近处柳丝轻拂长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qī)萋。
杨柳依依,牵系远游的人思归之心甚切。这思归之心,并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8-59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4-55
3、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59-161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8-59,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4-55,3、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59-161

馆娃宫外邺(yè)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dī)
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名。此宫旧址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灵岩山上。邺城:三国曹操作魏王时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操曾筑铜雀台在此。远映征帆:指馆娃宫外之柳,宫南即太湖,故云。近拂堤:指铜雀台之柳。堤,指魏王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qī)萋。
系:连结,拴着。王孙: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古时也表示对青年人的敬称。不关:不相关。一作“不同”。芳草:一作“春草”。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8-59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4-55
3、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59-161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8-59
,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4-55
,
3、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59-161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这首词写思妇望着柳条而产生的纷繁思绪。“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首句写柳树所在之地,“馆娃”和“邺城”,都是古时与美女有关的地方,西施曾居于馆娃宫中;邺城有铜雀台,杜牧《赤壁》诗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曹操姬妾歌女,都住在此地。这里用这两个地名,不仅使人想见其树,更想见住在那里的美人。树与人暗自映衬,柳的娇美自在不言中,并含有思妇以美人自况之意。越觉己美,春思愈切,于是举目眺望,所见只是远近垂柳,拂堤映帆。次句写江岸之柳沐浴春风,飘拂多姿,思妇由征帆而想起远去的征人。“馆娃”和“邺城”,一南一北,构成跨度很大的空间,配合着流水征帆、大堤杨柳,构成一幅广阔渺远的离别图。而“馆娃宫外”与“邺城西”、“远映征帆”与“近拂堤”,句中自对,则 又构成一种回旋荡漾的语调,渲染了一种别情依依的气氛。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二句,是思妇由柳条而产生的奇异想象:芳草可以使游子怀乡,柳条虽不是芳草,然而它也像芳草一样碧绿,而且还有袅袅长丝,它足以牵住远游的人儿,使他思归更切。这种意境是很新颖的。但上文既然说杨柳拂堤,枝条无疑是既柔且长,用它来系住游子的心意,又是一种很合理的推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正是为了加强对方对于己方的系念。有这种习俗,又加上柳枝形态在人心理上所唤起的感受,就让人觉得 柳枝似乎真有此神通,能系住归心了。由此在趁势推进一层:“王孙游兮归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作者巧妙地借此说芳草没有能耐,反衬出柳枝神通之广大。

  这首词不仅扣住《杨柳枝》这个词调咏杨柳,而且加以生发,决不沾滞在题上。词中的杨柳,实际上是系住游子归意的女子的化身。词中处处有伊人的倩影,但笔笔都只写杨柳;写杨柳亦只从空际盘旋,传其神韵,这是词写得很成功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8-59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8-59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意是: 我在馆娃宫外的邺城西边,远远看见了征帆,近近感受到了拂过堤岸的…展开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意是: 我在馆娃宫外的邺城西边,远远看见了征帆,近近感受到了拂过堤岸的微风。 这时,我系住了我的船,等待着我的朋友王孙的归来。我非常期待他回来,但此时我并不关注周围的芳草绿波,因为我的心中只有盼望和思念。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离别之际的感慨与期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深情厚谊的态度。折叠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812?─870?)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乏抑,终生不得志。大中十三年(859),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常与殷成式、韦蟾等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咸通七年(866),徐商知政事…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4237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