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何所道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拟挽歌辞·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jiāo)峣(yáo)。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zhāo)。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亲戚(qī)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ē)。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5-262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5-262 -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何:何其,多么。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萧萧:风吹树木声。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严霜:寒霜,浓霜。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jiāo)峣(yáo)。
无人居:指荒无人烟。嶣峣:高耸的样子。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zhāo)。
幽室:指墓穴。朝:早晨,天亮。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指皆不免此运。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向:先时,刚才。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亲戚(qī)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ē)。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托体:寄身。山阿:山陵。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5-262参考资料: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5-262 -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背诵
-
拟挽歌辞·其三诗意赏析
-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青年时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3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