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无心入武关
出自唐朝李商隐的《岳阳楼》-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汉水方城带百蛮(mán),四邻谁道乱周班。
浩浩的汉水巍巍的方城山,强盛的楚国统辖百蛮,四邻各国也没有谁议论这乱了周班。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为什么自从迎娶了秦女做了一场高唐云雨梦,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心思去攻打武关。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2、 王士槾.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326-3273、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02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2、 王士槾.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326-327,3、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02 -
汉水方城带百蛮(mán),四邻谁道乱周班。
岳阳楼:岳阳西门城楼,唐玄宗开元中张说所建,俯临洞庭,为观览胜地。汉水方城:原指楚国誓死抗击齐国入侵的决心。此指楚国地域广袤。汉水:水名,又称汉江。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一说方城指春秋时楚国北面边境上的长城。带:领有。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高唐雨:此指男欢女爱之事。武关:古关隘,是秦国的南关。旧址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里处。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2、 王士槾.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326-3273、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02参考资料:1、 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2、 王士槾.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326-327,3、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02 -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这首《岳阳楼》咏叹楚国由强变衰,讽谕楚王沉溺女色,使国势衰颓。李商隐的咏史诗,常常嵌入统治者沉溺于女色的慨叹,咏史中兼有爱情的色彩,是其咏史一大特色。
这首七绝前二句写楚国强大。楚国一度以方城山为城,以汉水为护城河,敢于与整个中原抗衡,秦国更不在话下。楚国统一了南方,若能乘胜前进,形势将有利于楚国。当时,诸侯四邻谁也不敢指责楚国打乱了周天下的秩序。这其实是借周失权柄、诸侯坐大之事暗喻唐王朝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
后二句,语气一转,以一个设问词“如何”领起,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何楚王“一梦高唐雨”后,“自此无心入武关”?这“高唐雨”,自然是楚王在高唐梦见与女神交接。这件事是楚怀王还是楚襄王,历史上曾有很多争议。诗非具体的历史,不必去考证,只是泛指楚王即行了。历史学家会分析:秦楚之战,楚国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因素,故亡于秦。但是诗是靠形象来说话的,靠神韵、兴趣来表达。君王“一梦高唐雨”以后,楚国就走向颓势了,以此暗喻唐朝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以表达胸中的愤懑之情。这一总趋势完全正确,所以这首七绝倒是从大处着墨,抓住了历史主流的。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6:111-1122、 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237-238参考资料:1、 李商隐 等.李商隐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11-112,2、 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237-238 - 背诵
-
岳阳楼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整首诗主要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其中,“汉水方…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整首诗主要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其中,“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意为汉水是河南省和湖北省交界处的一条河流,方城山是汉水两岸的一座山,百蛮指的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而“周班”则是指春秋时期诸侯国之一的周国的安邑(今安阳市),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也能听到关于乱世的传言。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则是诗人表示自己已经不再关心政治和功名利禄,只想过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用“一梦高唐雨”来比喻过去的辉煌和美好,但现在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离他越来越远。最后一句“自此无心入武关”则表达了他不再想参与战争和政治斗争,而是选择了离开这个纷扰的世界,过上平静而自由的生活。折叠 -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任为书记,并娶他女儿为妻。唐朝中叶后期,朝政腐败,宦官弄权,朋党斗争十分激烈。李商隐和牛李两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势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3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