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取次装束
出自宋朝辛弃疾的《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天空中开着花,月亮下照耀着树枝的影子。在十里外,有一朵金色的小花,在池塘上漂浮着管弦乐声,回荡在空气中,让人感到无限忧愁。这片景象看起来很遥远,但却像江南的草木,隔着深深的烟雾锁在古老的宫殿里。 这首诗还提到了一个女性,她冷淡而不易接近,但她的气质被西风酝酿出了彻骨的香气。她像一片丹蕉叶子,被染成了妖艳的红色。作者认为,这位女子也许是为了逃避寂寞、痛苦等情感,才陷入醉生梦死的状态。
- 背诵
-
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诗意赏析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3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