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清溪底事

出自宋朝辛弃疾的《南歌子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道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南歌子拼音解读
shì shì cóng tóu jiǎn
qiū huái 怀 chè qīng
shēn yóu dào zhěn biān shēng
shì wèn qīng shì néng píng
yuè dào chóu biān bái
xiān yuǎn chù míng
shì zhōng yǒu míng
yīn shèn shān qián wèi xiǎo yǒu rén h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夜忆山东裴舍人》。整首诗写的是杜甫在秋夜思考世事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疑惑。 第一句“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指的是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消逝,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世事变幻无常。第二句“夜深犹道枕边声”,则描述了作者追忆往事时,心中回响的思绪和声音。 第三句“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是杜甫对当时政局的思考,他认为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产生的问题仍然存在,这种“清溪底”的现实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第四句“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表达了作者在秋夜思考人生和世事,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最后一句“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则暗示着他不知道未来的道路将何去何从,但仍需要继续前行,探寻自己的人生意义。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南歌子诗意赏析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夜忆山东裴舍人》。整首诗写的是杜甫在秋夜思考世事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疑惑。 第…展开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夜忆山东裴舍人》。整首诗写的是杜甫在秋夜思考世事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疑惑。 第一句“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指的是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消逝,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世事变幻无常。第二句“夜深犹道枕边声”,则描述了作者追忆往事时,心中回响的思绪和声音。 第三句“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是杜甫对当时政局的思考,他认为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产生的问题仍然存在,这种“清溪底”的现实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第四句“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表达了作者在秋夜思考人生和世事,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最后一句“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则暗示着他不知道未来的道路将何去何从,但仍需要继续前行,探寻自己的人生意义。折叠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3103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