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秋草黄
出自唐朝李白的《古风 其十四》-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荒凉、寂寥的边疆地区。胡关处经历了无数次风沙的侵袭,这里曾经是战火纷飞的地方,如今已经变得萧条而古老。秋天草木凋零,登高望去,可以看到边境线上的敌人。 荒城中没有任何遗留下来的防御工事,在这片大漠之中,白骨横陈且枯黄的草丛覆盖了山峦。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惨烈的战争,有多少勇士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在这里,那些杀戮和残忍的景象,似乎还在眼前。 作者使用反问句借以表达自己的愤怒。他问,到底是谁对这里的居民施加了这样的压迫?那些天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能够让整个国家都感到它们的存在。但这种“威武”却意味着需要付出代价,需要动员大批军队,进行艰苦的战斗。 最后,他表示对农民和平民的同情。在这样一个荒芜的地方,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作者抒发了对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深深悲痛之情。最后提到李牧已经不在,但是这些边民仍然要面对野蛮动物的袭击和其他危险。
- 背诵
-
古风 其十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荒凉、寂寥的边疆地区。胡关处经历了无数次风沙的侵袭,这里曾经是战火纷飞的地方,如今已经变得萧条而古老。秋…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荒凉、寂寥的边疆地区。胡关处经历了无数次风沙的侵袭,这里曾经是战火纷飞的地方,如今已经变得萧条而古老。秋天草木凋零,登高望去,可以看到边境线上的敌人。 荒城中没有任何遗留下来的防御工事,在这片大漠之中,白骨横陈且枯黄的草丛覆盖了山峦。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惨烈的战争,有多少勇士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在这里,那些杀戮和残忍的景象,似乎还在眼前。 作者使用反问句借以表达自己的愤怒。他问,到底是谁对这里的居民施加了这样的压迫?那些天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能够让整个国家都感到它们的存在。但这种“威武”却意味着需要付出代价,需要动员大批军队,进行艰苦的战斗。 最后,他表示对农民和平民的同情。在这样一个荒芜的地方,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作者抒发了对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深深悲痛之情。最后提到李牧已经不在,但是这些边民仍然要面对野蛮动物的袭击和其他危险。折叠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2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