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掩今古
出自唐朝李白的《西施 / 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zhù)萝山。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勾践徵(zhēng)绝艳,扬蛾入吴关。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提携馆娃宫,杳(yǎo)渺讵(jù)可攀。
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zhù)萝山。
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zhēng)绝艳,扬蛾入吴关。
徵:召集。提携馆娃宫,杳(yǎo)渺讵(jù)可攀。
杳渺:悠远,渺茫。讵:岂,怎。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李白的《咏苎萝山》,带领大家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越国大夫范蠡出访民间,来到苎萝山下的若耶溪,邂逅溪边浣纱的西施。只见佳人顾盼生姿,超凡脱俗,天生丽质,娇媚动人。两人一见钟情,遂以一缕浣纱,相订白首之约。不久,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俘虏。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了吴国做奴隶。于是,他和西施的姻缘就被耽搁下来。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所提出的美人计,准备用女色击垮夫差。西施也被范蠡的爱国热情感动了,挺身而出,勇赴吴国,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遂与范蠡,一叶扁舟,隐遁于太湖烟波之中,不知所终,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怀念。 - 背诵
-
西施 / 咏苎萝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越国美女西施在溪水旁的一番情景。诗中称西施为“越溪女”,说明她是越国人,来自苎萝山。其美貌绝伦,超越了历史上…展开这首诗描写了越国美女西施在溪水旁的一番情景。诗中称西施为“越溪女”,说明她是越国人,来自苎萝山。其美貌绝伦,超越了历史上所有的美女,“秀色掩今古”。但是她却腼腆害羞,“荷花羞玉颜”,并且喜欢在溪水边上洗涤衣服,“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她的牙齿十分洁白,“皓齿信难开”,内心深处有着不为人知的思考和忧虑,“沉吟碧云间”。后来,越王勾践徵召她去献舞,表演出色,被誉为更胜春香的绝代佳人,“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最终她被提携至宫中,成为宠爱无比的皇妃,“提携馆娃宫”。尽管她曾经帮助越国夫差攻占吴国,但最终她的命运却没有回到故乡,而是随着夫差在吴国度过余生,“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折叠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2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