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见云收

出自唐朝李白的《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拼音解读
xún yōu qián
chéng xìng jiào yuǎn
cāng miǎo nán shè
bái wǎn
wèi qióng sān shān
qiān wàn zhuǎn
wén yuán chóu
háng háng jiàn yún shōu
gāo sōng lái hǎo yuè
kōng qīng qiū
shēn xuě zài
shí duàn hán quán liú
fēng luán xiù zhōng tiān
dēng tiào jìn
dān qiū yáo xiàng
ér shěn
suí zào qióng jiān
shǐ zhī jìng zhě xián
liú huān yǒng
qīng xiǎo fāng yán h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没有与你约定,我去寻幽去了,兴致勃勃,不觉路远。云崖苍苍很攀登,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到黄昏。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还没有玩遍三四座山,山路弯弯,已经历千万转。深山寂寂只闻猿声哀愁,走着走着就见云收雾散。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高松上挂着佼好的月亮,空空的山谷里一派清秋肃穆。溪壑深幽有千年积雪,崖石断裂,寒泉石上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峰峦秀丽直插中天,登极顶四望,目不暇接。元丹丘隔山遥遥相呼,突然朝我大笑起来。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只有造访了这幽幽的山谷,才知道什么叫静者安闲。整夜都非常欢乐,直到拂晓才告别回家。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中天:半天也。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穷谷:深谷也。永夜:长夜也。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自然山水间追求幽静和清净的经历和感受。他没有预设目的地,只是跟随自己的兴趣向前行,不知不觉地走得很远。在路途中,他面临着险阻崇山峻岭,但仍然坚持向前,欣赏到了许多令人惊艳的美景和自然奇观。 他登上高峰俯瞰大地时,感叹自己的渺小,也被这壮丽的景象所震撼。最终,他找到了一处偏僻的穷谷,在那里感受到了真正的宁静和安宁。他度过了一夜的愉悦,等到天明即将离去时才离开,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内心的宁静回归尘世。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自然山水间追求幽静和清净的经历和感受。他没有预设目的地,只是跟随自己的兴趣向前行,不知不觉地走得很远。…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自然山水间追求幽静和清净的经历和感受。他没有预设目的地,只是跟随自己的兴趣向前行,不知不觉地走得很远。在路途中,他面临着险阻崇山峻岭,但仍然坚持向前,欣赏到了许多令人惊艳的美景和自然奇观。 他登上高峰俯瞰大地时,感叹自己的渺小,也被这壮丽的景象所震撼。最终,他找到了一处偏僻的穷谷,在那里感受到了真正的宁静和安宁。他度过了一夜的愉悦,等到天明即将离去时才离开,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内心的宁静回归尘世。折叠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139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