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若怀霜

出自唐朝李白的《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赠孟浩然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赠孟浩然拼音解读
cháo dēng běi tíng
yáo wàng shān
tiān qīng bái xià
shǐ jiào qiū fēng hái
yóu tuō zhǔ rén
yǎng guān méi jié jiān
sòng fēi hóng 鸿
miǎo rán pān
zhǎng xiàng quàn miǎn
shì lái guān
wén yǒu zhēn
zhèn qióng shuǐ wān
qīng guāng le zài yǎn
bái yán
gāo fén liù dūn
měng
jiǔ quán
fāng míng dòng qiān
shí
qīng jiāng
yùn kāi zhǎn xiǔ 宿 fèn
chǔ biān píng wáng
lǐn liè tiān jiān
wén míng ruò huái 怀 shuāng
zhuàng huò wèi
shí jiǔ tài háng
jūn
wàn tóng áo xi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清晨登上北湖亭,遥遥瞭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天空萧肃白露漫地,开始感觉秋风西来。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游子生活寄托主人,言语行动必须察言观色。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这鸟主人和卫灵公一样,目送飞鸿,不理睬孔夫子,邈然不可攀附。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游子长吁互相劝导勉励,为什么要来吴关啊?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听说这里有忠贞仗义之女的古坟,她曾经在溧水湾救助困穷的伍子胥。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清美的风彩了然在眼,太阳也笑开了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高坟五六墩高,险峻高耸犹如猛虎栖息。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遗体遮蔽在九泉之下,芳名感动千古之人。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伍子胥曾经向她乞食,此女曾经箪食壶浆救济伍子胥。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伍子胥得以转运,从而报仇泄愤,攻入楚国鞭打楚平王的尸体。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她的英名凛冽长存于天地之间,闻她的芳名如胸怀霜雪一样高洁冰清。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豪杰在没有发达的时候,走十步,有九步如同在攀登太行山。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咱们一起拂衣而去,管他个臭主人,咱们一起万里翱翔去!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始觉:一作“始知”。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目色:一作“日色”。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北湖亭登高远望瓦屋山的情景,感受到秋意渐浓,思绪飘渺。他向主人询问有关吴关和贞义女的故事,听到贞义女为民除害的传奇事迹后,感慨激动,赞叹其英勇无畏,令人钦佩。最后,他以拂袖离去的方式表达了对探寻未知和追求自由的向往。整个诗歌展现了思想自由、豁达乐观、崇尚英雄等精神内涵。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赠孟浩然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北湖亭登高远望瓦屋山的情景,感受到秋意渐浓,思绪飘渺。他向主人询问有关吴关和贞义女的故事,听到贞义女为…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北湖亭登高远望瓦屋山的情景,感受到秋意渐浓,思绪飘渺。他向主人询问有关吴关和贞义女的故事,听到贞义女为民除害的传奇事迹后,感慨激动,赞叹其英勇无畏,令人钦佩。最后,他以拂袖离去的方式表达了对探寻未知和追求自由的向往。整个诗歌展现了思想自由、豁达乐观、崇尚英雄等精神内涵。折叠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6475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