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孤亭间

出自宋朝梅尧臣的《紫微亭
江云如旗脚,墨点飞雁行。
平圃采芳菊,上水酌桂浆。
为言此何时,杜子逢重阳。
醉思庄生达,哂彼齐景伤。
至今孤亭间,独有九日章。
昔我来齐山,山僧迎道傍。
骑马到寺门,乱石屹若墙。
值雨不遍历,但取山泉尝。
牧之旧游处,苔滑屐莫将。
却返弄水涯,隔溪望青苍。
绝顶见茅屋,洪波日汤汤。
云霞与雁鹜,还动秋客肠。
去逾十五年,游宦韩陈梁。
哀哀遘祸殃,乃再居南方。
欲往尚未可,追吟寄支郎。
紫微亭拼音解读
jiāng yún jiǎo
diǎn fēi yàn háng
píng cǎi fāng
shàng shuǐ zhuó guì jiāng
wéi yán shí
féng zhòng yáng
zuì zhuāng shēng
shěn jǐng shāng
zhì jīn tíng jiān
yǒu jiǔ zhāng
lái shān
shān sēng yíng dào bàng
dào mén
luàn shí ruò qiáng
zhí biàn
dàn shān quán cháng
zhī jiù yóu chù
tái huá jiāng
què fǎn nòng shuǐ
wàng qīng cāng
jué dǐng jiàn máo
hóng tāng tāng
yún xiá yàn
hái dòng qiū cháng
shí nián
yóu huàn hán chén liáng
āi āi gòu huò yāng
nǎi zài nán fāng
wǎng shàng wèi
zhuī yín zhī l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历山水之间的人物情境及其内心感受。诗人描述了江云如旗帜般高悬,飞雁在其中穿行,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壮丽与优美。接着,诗人谈及自己在平圃采花赏菊,并品尝了上好的桂花酒。诗人回忆起杜子逢在重阳节时的场景,联想到庄子和齐景公的故事并表示对庄子思想的认同。 诗人继续流连于回忆中,提到曾经去过齐山,并受到一位山僧的欢迎。他骑马到达寺门前,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头矗立不动,喝了山泉之后,顺着山路回到牧场,注意不要滑倒。他回到弄水边时,隔着溪水望向青葱的山峦,远处有一座茅屋耸立在山巅,而洪波湍急,云霞和鸟鸭也因此动了秋游客的心弦。 最后,诗人吐露了十五年来的离别、漂泊与遭遇,在南方重新开始生活。他依然怀念故乡和曾经的友人,渴望与之重聚,因此写下了这首充满怀念之情、寄托思念的诗篇,向远方的朋友表达自己的心声。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紫微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历山水之间的人物情境及其内心感受。诗人描述了江云如旗帜般高悬,飞雁在其中穿行,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壮丽与优…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历山水之间的人物情境及其内心感受。诗人描述了江云如旗帜般高悬,飞雁在其中穿行,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壮丽与优美。接着,诗人谈及自己在平圃采花赏菊,并品尝了上好的桂花酒。诗人回忆起杜子逢在重阳节时的场景,联想到庄子和齐景公的故事并表示对庄子思想的认同。 诗人继续流连于回忆中,提到曾经去过齐山,并受到一位山僧的欢迎。他骑马到达寺门前,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头矗立不动,喝了山泉之后,顺着山路回到牧场,注意不要滑倒。他回到弄水边时,隔着溪水望向青葱的山峦,远处有一座茅屋耸立在山巅,而洪波湍急,云霞和鸟鸭也因此动了秋游客的心弦。 最后,诗人吐露了十五年来的离别、漂泊与遭遇,在南方重新开始生活。他依然怀念故乡和曾经的友人,渴望与之重聚,因此写下了这首充满怀念之情、寄托思念的诗篇,向远方的朋友表达自己的心声。折叠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二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62103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