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廊暑气微
出自宋朝梅尧臣的《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綌衣。
清谈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日的清闲时光。诗人在蓝天下享受凉爽的微风,躺在床上穿着轻便的衣服,与朋友停止琴弦,听着悦耳的音乐。长廊上传来秋天的虫声,让人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没有必要去远处寻找诗意,只需泡一壶茶,自家品尝,即可忘却归途的烦恼。整个诗歌表现出一种安逸、惬意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 背诵
-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注释
【河朔饮】》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南朝梁何逊《苦热》诗:“实无河朔饮,空有临淄汗。”北周庾信《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清曹寅《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河朔饮,深杯未足。”亦省作“河朔”。唐王勃《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河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高阳之意气。”清孙枝蔚《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河朔,凉风满北窻。”…展开【河朔饮】》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南朝梁何逊《苦热》诗:“实无河朔饮,空有临淄汗。”北周庾信《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清曹寅《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河朔饮,深杯未足。”亦省作“河朔”。唐王勃《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河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高阳之意气。”清孙枝蔚《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河朔,凉风满北窻。”折叠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诗意赏析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二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62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