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思荔枝同此时

出自宋朝梅尧臣的《依韵和行之枇杷
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
嘉名已著上林赋,却恨红梅未有诗。
依韵和行之枇杷拼音解读
yuè huáng
shuí zhī tóng shí
jiā míng zhe shàng lín
què hèn hóng méi wèi yǒu s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写的,表达了他对五月时节枇杷黄色和荔枝的想念,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首先,诗中描绘了五月时节枇杷的颜色,称其为“黄似橘”,并且问道:“谁思荔枝同此时?”这表明作者在思念荔枝,认为荔枝与枇杷同样是五月时节的美味佳果。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感受力。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文学成就。他说:“嘉名已著上林赋”,指自己已经写出了《上林赋》这篇有名的文章,享有良好的声誉。然后,他又表示遗憾的是,“红梅未有诗”,意思是说自己还没有能够写出一首象征红梅美丽的诗歌,带有一种“功成不足、弦歌不辍”的情怀。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追求和欲望,同时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和动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依韵和行之枇杷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写的,表达了他对五月时节枇杷黄色和荔枝的想念,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首先,诗…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写的,表达了他对五月时节枇杷黄色和荔枝的想念,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首先,诗中描绘了五月时节枇杷的颜色,称其为“黄似橘”,并且问道:“谁思荔枝同此时?”这表明作者在思念荔枝,认为荔枝与枇杷同样是五月时节的美味佳果。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感受力。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文学成就。他说:“嘉名已著上林赋”,指自己已经写出了《上林赋》这篇有名的文章,享有良好的声誉。然后,他又表示遗憾的是,“红梅未有诗”,意思是说自己还没有能够写出一首象征红梅美丽的诗歌,带有一种“功成不足、弦歌不辍”的情怀。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追求和欲望,同时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和动力。折叠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二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61648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