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欲归田
出自宋朝梅尧臣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五耒耜》- 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
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方。
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
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讲述了对农业和农民的赞美,以及对古代神农氏、后稷等农业英雄的崇敬。 第一句“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意为古时候聪明智慧的人们理解自然规律,用揉搓和磨制的方法获得了粮食。 第二句“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方”,表达了人们通过勤劳耕种,使荒芜的土地变成肥沃的田野,收获丰富的庄稼,满足人们的需求。 第三句“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指出神农氏和后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英雄。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并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四句“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同时,也强调了正确使用农具的重要性,即顺应时代变革,不断更新工具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背诵
-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五耒耜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讲述了对农业和农民的赞美,以及对古代神农氏、后稷等农业英雄的崇敬。 第一句“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意为古时…展开这首诗歌讲述了对农业和农民的赞美,以及对古代神农氏、后稷等农业英雄的崇敬。 第一句“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意为古时候聪明智慧的人们理解自然规律,用揉搓和磨制的方法获得了粮食。 第二句“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方”,表达了人们通过勤劳耕种,使荒芜的土地变成肥沃的田野,收获丰富的庄稼,满足人们的需求。 第三句“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指出神农氏和后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英雄。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并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四句“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同时,也强调了正确使用农具的重要性,即顺应时代变革,不断更新工具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折叠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二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9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