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照墨石书

出自宋朝梅尧臣的《濠梁感怀
天子昔封禅,吾叔从金舆。
回首泰山下,出建双隼旟。
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
当时十五咏,萤照墨石书
濠梁感怀拼音解读
tiān fēng chán
shū cóng jīn
huí shǒu tài shān xià
chū jiàn shuāng sǔn
lái xún guān tái
suí yuǎn chéng míng
dāng shí shí yǒng
yíng zhào shí sh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祖父受封禅之命,随天子出游的经历。他们曾在泰山下观望建起的两座旌旗,也到鱼台观赏景色。作者在十五岁时跟随祖父游历,晚上在灯火闪烁下,写下了这些文字记录。整首诗通过描绘昔日往事,表达了对先辈、祖宗的敬仰和景物的感叹。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濠梁感怀注释

【承明庐】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承明庐。又三国魏文帝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称承明庐。《汉书·严助传》:“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承明庐在石梁阁外,直宿所止曰卢。”《文选·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张铣注:“承明,謁天子待制处也。”后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唐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徒言青琐闥,不爱承明庐。”清唐孙华《题顾退山太史扁舟图》诗:“暂辞承明庐,归侍扶风帐。”…展开
【承明庐】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承明庐。又三国魏文帝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称承明庐。《汉书·严助传》:“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承明庐在石梁阁外,直宿所止曰卢。”《文选·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张铣注:“承明,謁天子待制处也。”后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唐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徒言青琐闥,不爱承明庐。”清唐孙华《题顾退山太史扁舟图》诗:“暂辞承明庐,归侍扶风帐。”折叠

濠梁感怀诗意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祖父受封禅之命,随天子出游的经历。他们曾在泰山下观望建起的两座旌旗,也到鱼台观赏景色。作者在十五岁时跟随…展开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祖父受封禅之命,随天子出游的经历。他们曾在泰山下观望建起的两座旌旗,也到鱼台观赏景色。作者在十五岁时跟随祖父游历,晚上在灯火闪烁下,写下了这些文字记录。整首诗通过描绘昔日往事,表达了对先辈、祖宗的敬仰和景物的感叹。折叠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二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942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