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听已孤高
出自宋朝梅尧臣的《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流音入我耳,慰惬若获贶。
朝听已孤高,暮听转幽旷。
何多燕雀群,声迹不相傍。
始闻汾阳生,文行众所谅。
独哦青山间,悼古或悲怆。
弃官不屈人,颇学陶元亮。
是时予爱之,颜采莫得望。
倏然能见过,远涉丹湖浪。
袖携一卷诗,行橐更无长。
固与俗人殊,於焉识敦尚。
嗟嗟二千石,不知子所向。
骇子发论高,万仞耸孤嶂。
又如决河湍,捧土安可障。
吾方叹环材,恨未逢良匠。
信哉骐骥驹,谁用伯乐相。
自从昔还朝,汩汩走俗状。
未尝寄子书,子言今行行。
亦似昧相知,曾非事高闶。
把笔诚不勤,强意乃为妄。
兹晨去湓城,聊以和子唱。
子辞犹瀑布,敢挹不知量。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欣赏江南美景时听到鸟儿的歌声,感叹其清脆悦耳,让自己非常愉悦。作者提到在听鸟声时,有时觉得高远孤独,有时感到幽静空旷,与周围的麻雀和燕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回忆起一个弃官学士,陶元亮,他曾经就像自己一样欣赏过这些美景,但是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尘世,过上隐居的生活。作者因此感到惋惜,认为自己与这个文化人物有相似之处,也希望能够像他那样不拘于世俗。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即将前往湖南,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朋友,并一起唱歌度过漫长的旅途。整首诗流畅如意,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 背诵
-
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注释
【二千石】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瑯玡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谓郡守、诸侯相。”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宋宋□《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翁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蜀郡太守。”…展开【二千石】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瑯玡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谓郡守、诸侯相。”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宋宋□《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翁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蜀郡太守。”折叠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欣赏江南美景时听到鸟儿的歌声,感叹其清脆悦耳,让自己非常愉悦。作者提到在听鸟声时,有时觉得高远孤独,有时…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欣赏江南美景时听到鸟儿的歌声,感叹其清脆悦耳,让自己非常愉悦。作者提到在听鸟声时,有时觉得高远孤独,有时感到幽静空旷,与周围的麻雀和燕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回忆起一个弃官学士,陶元亮,他曾经就像自己一样欣赏过这些美景,但是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尘世,过上隐居的生活。作者因此感到惋惜,认为自己与这个文化人物有相似之处,也希望能够像他那样不拘于世俗。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即将前往湖南,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朋友,并一起唱歌度过漫长的旅途。整首诗流畅如意,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折叠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二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8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