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若问伏羲前
出自宋朝钱时的《读书灯》- 读书灯,明暳暳,溪堂硬度人亲送似。
历落平生未见书,与汝间关几半世。
几年来,味无味,并与青编共捐弃。
半身沦落浙江濆,壁角破圈尘没鼻。
新春忽尔思起废,顷刻工夫依前具。
提入山翁结草庐,永夜虚窗照天地。
圣教衰,异端炽,千古冥行士何事。
人人有此大光明,埋没荒唐渺漫处。
象山翁,天启秘,嫡嗣慈湖更超诣。
隔儒俗学破沉疴,暗室迷途逢宝炬。
读书灯,明一切,不是山翁爱文字。
逢人若问伏羲前,灯下齁齁方瞌睡。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在读书时的情景。他坐在溪边的堂屋里,独自点亮一盏读书灯,过去的岁月中他已经鲜少读书,与他结交几十年的朋友也已离世。他感到时间匆匆,心中有些懊恼和遗憾。然而,新春来临时,他突然想起过去的志向,决定重新拾起读书之兴,到象山翁那里去学习。 诗人认为读书能够带来大光明,使人能够超越生活的平凡和痛苦。这位山翁是个天资聪颖、学富五车的人,但他并不是喜欢文字而是注重实践,他也教诲别人要多做实事而非空谈理论,这是诗人所钦佩的。最后两句“逢人若问伏羲前,灯下齁齁方瞌睡。”则表达了读书的深度和沉浸,即使碰到了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能振作精神,仍会有些倦意。
- 背诵
-
读书灯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在读书时的情景。他坐在溪边的堂屋里,独自点亮一盏读书灯,过去的岁月中他已经鲜少读书,与他结交几十年的…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在读书时的情景。他坐在溪边的堂屋里,独自点亮一盏读书灯,过去的岁月中他已经鲜少读书,与他结交几十年的朋友也已离世。他感到时间匆匆,心中有些懊恼和遗憾。然而,新春来临时,他突然想起过去的志向,决定重新拾起读书之兴,到象山翁那里去学习。 诗人认为读书能够带来大光明,使人能够超越生活的平凡和痛苦。这位山翁是个天资聪颖、学富五车的人,但他并不是喜欢文字而是注重实践,他也教诲别人要多做实事而非空谈理论,这是诗人所钦佩的。最后两句“逢人若问伏羲前,灯下齁齁方瞌睡。”则表达了读书的深度和沉浸,即使碰到了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能振作精神,仍会有些倦意。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6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