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或旷职

出自宋朝强至的《贺陈右司生辰
悠悠大块间,万类纷相敌。
伟哉拔俗人,真宰岂无力。
六经陷邪说,释儒共一律。
天未丧斯文,公生抱绝识。
著书罗古今,射策开胸臆。
前辈几欲尽,后来昧所适。
天将激颓波,公生秉孤直。
数谏难居中,三已无愠色。
海宇属无虞,天工或旷职
天保祐皇帝,公生蕴奇德。
培拥栋梁姿,一旦壮王国。
禁网虽小宽,疲俗未全逸。
惟天念我民,公生富才术。
发扬云雨势,诸方待膏泽。
天既责公深,眉寿夫何惜。
行看佩相印,不羡登仙籍。
南山雅望重,北斗威声赫。
禀生固难朽,吐纳自不息。
惟昔轩冕徒,尤喜山林迹。
留侯追赤松,志就亦何益。
傅说为列星,但已脱寰域。
孰如我公贵,与国长无极。
贺陈右司生辰拼音解读
yōu yōu kuài jiān
wàn lèi fēn xiàng
wěi zāi rén
zhēn zǎi
liù jīng xiàn xié shuō
shì gòng
tiān wèi sàng wén
gōng shēng bào jué shí
zhe shū luó jīn
shè kāi xiōng
qián bèi jìn
hòu lái mèi suǒ shì
tiān jiāng tuí
gōng shēng bǐng zhí
shù jiàn nán zhōng
sān yùn
hǎi shǔ
tiān gōng huò kuàng zhí
tiān bǎo yòu huáng
gōng shēng yùn
péi yōng dòng liáng 姿
dàn zhuàng wáng guó
jìn wǎng suī xiǎo kuān
wèi quán
wéi tiān niàn mín
gōng shēng cái shù
yáng yún shì
zhū fāng dài gāo
tiān gōng shēn
méi shòu 寿
háng kàn pèi xiàng yìn
xiàn dēng xiān
nán shān wàng zhòng
běi dòu wēi shēng
bǐng shēng nán xiǔ
wéi xuān miǎn
yóu shān lín
liú hóu zhuī chì sōng
zhì jiù
shuō wéi liè xīng
dàn tuō huán
shú gōng guì
guó zhǎ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歌旨在赞颂一位名叫“公生”的伟大人物。他是一位有着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的人,他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愚昧和伪善持有独立的见解和态度,并且秉持真智慧与正义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这位“公生”具备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思想,他对于经典文献和各种流派的学说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不仅著书立说,更是身体力行,抱着对真理的追求,与众不同地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虽然“公生”曾多次劝谏朝廷,但并不被当作“居中之人”,而是被视为“孤直之士”。尽管如此,他仍然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并最终得到上天的眷顾和祐佑。 最后,诗人以南山和北斗等象征性景物来表达对“公生”高深博大的学识和崇高品质的称赞。此外,诗人还以“佩相印”来表达对公生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最后表达了公生的永恒不朽和对他的赞颂。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贺陈右司生辰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旨在赞颂一位名叫“公生”的伟大人物。他是一位有着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的人,他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愚昧和伪善持有独立的见…展开
这首诗歌旨在赞颂一位名叫“公生”的伟大人物。他是一位有着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的人,他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愚昧和伪善持有独立的见解和态度,并且秉持真智慧与正义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这位“公生”具备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思想,他对于经典文献和各种流派的学说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不仅著书立说,更是身体力行,抱着对真理的追求,与众不同地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虽然“公生”曾多次劝谏朝廷,但并不被当作“居中之人”,而是被视为“孤直之士”。尽管如此,他仍然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并最终得到上天的眷顾和祐佑。 最后,诗人以南山和北斗等象征性景物来表达对“公生”高深博大的学识和崇高品质的称赞。此外,诗人还以“佩相印”来表达对公生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最后表达了公生的永恒不朽和对他的赞颂。折叠

作者介绍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朝强汝询《求益…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551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