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鹤多应怨主人

出自宋朝强至的《北都春日漫书
蓬鬓双侵京国尘,花枝五别故园春。
晓莺莫漫惊游宦,夜鹤多应怨主人
日月名迟愁揽镜,江湖兴在忆垂纶。
天边涕泪怀吾弟,却恨衣冠系此身。
北都春日漫书拼音解读
péng bìn shuāng qīn jīng guó chén
huā zhī bié yuán chūn
xiǎo yīng màn jīng yóu huàn
duō yīng yuàn zhǔ rén
yuè míng chí chóu lǎn jìng
jiāng xìng zài chuí lún
tiān biān lèi huái 怀
què hèn guàn shē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游子怀念故乡的离愁别绪。诗中“蓬鬓”指的是头发花白,暗示作者已经年老;“双侵京国尘”意味着尘世的纷扰已经深入到他的生命中;“花枝五别故园春”则表达了他对于故乡春天的强烈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话,诗人通过描述鸟和鹤的行为,表现出自己既不想在清晨被吵醒,也不想在夜晚失眠。 然后,诗人用“日月名迟”来形容自己的寂寞和无望,表现出他徘徊于过去和未来之间,享受着钓鱼与回忆的快乐。最后一句话“天边涕泪怀吾弟,却恨衣冠系此身。”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怀念逝去的亲人,但也让他感到遗憾,因为他已经难以回到家乡。整首诗流露出了浓郁的乡愁和离愁。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北都春日漫书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游子怀念故乡的离愁别绪。诗中“蓬鬓”指的是头发花白,暗示作者已经年老;“双侵京国尘”意味着尘世的纷扰已经…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游子怀念故乡的离愁别绪。诗中“蓬鬓”指的是头发花白,暗示作者已经年老;“双侵京国尘”意味着尘世的纷扰已经深入到他的生命中;“花枝五别故园春”则表达了他对于故乡春天的强烈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话,诗人通过描述鸟和鹤的行为,表现出自己既不想在清晨被吵醒,也不想在夜晚失眠。 然后,诗人用“日月名迟”来形容自己的寂寞和无望,表现出他徘徊于过去和未来之间,享受着钓鱼与回忆的快乐。最后一句话“天边涕泪怀吾弟,却恨衣冠系此身。”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怀念逝去的亲人,但也让他感到遗憾,因为他已经难以回到家乡。整首诗流露出了浓郁的乡愁和离愁。折叠

作者介绍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朝强汝询《求益…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5306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