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云峰已天上
出自宋朝秦观的《宿金山》- 山南山北江水流,半空金碧随云浮。
我来仍值风日好,十月未寒如晚秋。
山僧引客寻苍翠,历尽参差到平地。
万里风来拂骨清,却忆人间如梦寐。
夜深无风月入扉,相对老人如槁枝。
流水与天争入海,共笑此心谁得知。
下山却向中{左氵右霝}望,番忆当时在屏幛。
老母思儿且欲归,回首云峰已天上。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南山北游历的情景和感受。作者来到美丽的山水之间,欣赏着秋天袭来前的暖阳和金碧辉煌的云彩。他跟随山中僧人游览苍翠的山林,走过参差不齐的地形,感受到清风拂过身体的清新舒畅。然而,当夜晚深入时,他与一个老人相对而坐,回想起人生的梦幻和短暂,流水和天空都在向自己倾诉,仿佛共同分享着这个秘密。最后,作者下山时回头向山峰望去,怀念曾经在那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他的母亲则思念他,盼望他能早日归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并通过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背诵
-
宿金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南山北游历的情景和感受。作者来到美丽的山水之间,欣赏着秋天袭来前的暖阳和金碧辉煌的云彩。他跟随山中僧…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南山北游历的情景和感受。作者来到美丽的山水之间,欣赏着秋天袭来前的暖阳和金碧辉煌的云彩。他跟随山中僧人游览苍翠的山林,走过参差不齐的地形,感受到清风拂过身体的清新舒畅。然而,当夜晚深入时,他与一个老人相对而坐,回想起人生的梦幻和短暂,流水和天空都在向自己倾诉,仿佛共同分享着这个秘密。最后,作者下山时回头向山峰望去,怀念曾经在那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他的母亲则思念他,盼望他能早日归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并通过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折叠 -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熙宁十年(1077),往谒苏轼于徐州,次年作《黄楼赋》,苏轼以为「有屈、宋姿」。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应制科,进策论,除宣教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六年,迁秘书省正字。预修《神宗实录》。时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亦在京师,观与…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5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