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随缘去赴斋

出自宋朝释如净的《源山主求赞顶相
个是净慈毛和尚,口言祸福有定当。
逐日随缘去赴斋,是谓两脚功德藏。
雕装千佛,右砌两廊。
判断一切魍魉鬼,主管五百罗汉堂。
至於修桥造路,与夫浴主街坊。
闻一切善事如蝇见血,闻一切恶事似蟹落汤。
有时随搂搜,若万回老子懽喜。
有时放歇蹶,若布袋和尚颠狂。
得一文钱不曾落地,合十爪掌常乃谢天。
只一味朴直,无些子壒尘。
所以打动好事檀那,画出这般面觜。
且道如何比拟,八月十五中夜凉,一轮月照西湖水。
源山主求赞顶相拼音解读
shì jìng máo shàng
kǒu yán huò yǒu dìng dāng
zhú suí yuán zhāi
shì wèi liǎng jiǎo gōng cáng
diāo zhuāng qiān
yòu liǎng láng
pàn duàn qiē wǎng liǎng guǐ
zhǔ guǎn bǎi luó hàn táng
zhì xiū qiáo zào
zhǔ jiē fāng
wén qiē shàn shì yíng jiàn xuè
wén qiē è shì xiè luò tāng
yǒu shí suí lǒu sōu
ruò wàn huí lǎo guàn
yǒu shí fàng xiē juě
ruò dài shàng diān kuáng
wén qián céng luò
shí zhǎo zhǎng cháng nǎi xiè tiān
zhī wèi zhí
xiē ài chén
suǒ dòng hǎo shì tán
huà chū zhè bān miàn
qiě dào
yuè shí zhōng liáng
lún yuè zhào 西 shuǐ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一个名叫净慈的和尚的生活方式和修行心态。他守持戒律,按照缘分去吃斋,认为福祸有定。他修建寺庙,主持僧团,判断善恶之事,修桥造路,与人浴佛等功德事业,同时保持清心寡欲,不染尘俗。他忠实地坚持朴素的生活方式,获得了信众们的好感,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最后,作者以“八月十五中夜凉,一轮月照西湖水”的景象来比拟净慈的品格高洁,闪耀如明月一般。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源山主求赞顶相注释

【五百罗汉】佛教语。常随释迦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首波城。”《法苑珠林》卷七三:“如来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一说为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参阅宋高道素《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今寺庙罗汉殿多供奉“五百罗汉”。漢【布袋和尚】世传为弥勒菩萨的应化身。《景德传灯录·明州布袋和尚》谓其自称契此,时号长汀子布袋师。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昔四明有异僧,身矮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於稠人中时倾写於地曰:‘看,看!’人皆目为布袋和尚,然莫能测。临终作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时人总不识。’於是隐囊而化。今世遂塑画其像为弥勒菩萨以事之。”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布袋和尚者,在奉化县岳林寺,尝皤腹,以杖荷一布袋,凡供身之具尽贮袋中,随处偃卧;天将雨,即著溼草履,骤行途中;遇亢暘,即曳高齿木屐,竖膝而睡。梁贞明三年,於寺中东廊石上端坐而逝。今杭州诸寺皆塑其像,抚膝袒怀,开口而笑,荷布袋於傍,盖僧家藉此以示云游之状,为募化之资耳。”…展开
【五百罗汉】佛教语。常随释迦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首波城。”《法苑珠林》卷七三:“如来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一说为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参阅宋高道素《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今寺庙罗汉殿多供奉“五百罗汉”。漢【布袋和尚】世传为弥勒菩萨的应化身。《景德传灯录·明州布袋和尚》谓其自称契此,时号长汀子布袋师。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昔四明有异僧,身矮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於稠人中时倾写於地曰:‘看,看!’人皆目为布袋和尚,然莫能测。临终作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时人总不识。’於是隐囊而化。今世遂塑画其像为弥勒菩萨以事之。”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布袋和尚者,在奉化县岳林寺,尝皤腹,以杖荷一布袋,凡供身之具尽贮袋中,随处偃卧;天将雨,即著溼草履,骤行途中;遇亢暘,即曳高齿木屐,竖膝而睡。梁贞明三年,於寺中东廊石上端坐而逝。今杭州诸寺皆塑其像,抚膝袒怀,开口而笑,荷布袋於傍,盖僧家藉此以示云游之状,为募化之资耳。”折叠

源山主求赞顶相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一个名叫净慈的和尚的生活方式和修行心态。他守持戒律,按照缘分去吃斋,认为福祸有定。他修建寺庙,主持僧团,判断…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一个名叫净慈的和尚的生活方式和修行心态。他守持戒律,按照缘分去吃斋,认为福祸有定。他修建寺庙,主持僧团,判断善恶之事,修桥造路,与人浴佛等功德事业,同时保持清心寡欲,不染尘俗。他忠实地坚持朴素的生活方式,获得了信众们的好感,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最后,作者以“八月十五中夜凉,一轮月照西湖水”的景象来比拟净慈的品格高洁,闪耀如明月一般。折叠

作者介绍

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0651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